落雨嘅星期二,紅磡站轉車閘口前,我隻手喺背囊暗格瘋狂摸索。後面條人龍開始躁動,八達通餘額偏偏喺呢個時候見紅。當狼狽噠卡衝過閘,望住濕透嘅西裝肩頭,忽然覺悟:呢啲石器時代嘅增值方式,係時候要斷捨離。
自動增值信用卡唔係新鮮事,但揀邊張先真正抵玩?我拎齊十二間銀行條款逐粒字啃,發現魔鬼永遠喺細節游蕩。有啲銀行話免手續費,轉頭收你「跨境交易費」;有啲標榜回贈3%,原來每月cap死五十蚊。最陰濕係自動增值失敗罰款條款,試過有同事去大阪地鐵閘口被罰鎖卡,返嚟鬧足三個月。
真正嘅智慧增值,應該似呼吸咁自然。我嘅篩選鐵律好簡單:增值失敗零風險、回贈要衝破通脹、仲要綁到支付寶過數。講到尾,張卡唔單止要識得自己入錢,重要識得生錢。好似中銀張i-card自動增值,過數去八達通當消費計,搭地鐵變相九五折,仲疊加商場泊車優惠,慳到盡先係香港人浪漫。
最近轉用渣打Smart卡玩雙軌制,設定到閂埋眼都識運作。主卡自動增值我張成人八達通,附屬卡綁阿仔學生證。最驚喜係上個月去南丫島,佢自動觸發「離島交通模式」,回贈即刻跳上5%。呢種智能反應先值回票價,機械式回贈早就out晒。
講到伏位,恆生enJoy卡成日被吹捧,但佢個自動增值當「預付交易」唔計分,變相得個吉。反而冷門嘅東亞i-Titanium卡,增值當普通簽賬計,再搭指定商戶八達通付款,隨時賺雙重回贈。早排幫公司買投影機,碌卡過數再嘟八達通拎額外3%,成件事好似玩緊層層疊。
真正嘅玩家要識得睇水流。當你設定自動增值上限,唔係求其填個數字。我將金額鎖定喺$388,點解?過$500會觸發大額交易警報,$400以下又難儲分。呢個魔法數字夠cover兩星期車程,又唔會困死流動資金。睇住八達通app個餘額長期浮動喺$5-$392之間,莫名有種操控精密儀器嘅快感。
最緊要記住:自動增值唔係set完就忘。每季睇番月結單,實發現新著數。上個月就執到匯豐Red卡神秘彩蛋,凌晨增值送戲飛。金融科技日新月異,而家仲有虛擬八達通直入Apple Pay,連實體卡都慳返。不過對我嚟講,皮夾裡嗰張褪色八達通,始終係種情意結。
當全港仲有七成人用緊現金增值,你部手機已經靜靜雞賺緊回贈。呢種贏在起跑線嘅暗爽,比收到稅單退稅更治癒。下次見你喺增值機前狼狽摵銀包,我會微笑行過——畢竟,科技嘅鴻溝就係咁殘酷又美麗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