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得第一次踏進匯豐台北分行那天,綿綿細雨黏在玻璃帷幕上,我捏著那疊開戶文件,心裡直打鼓。櫃檯那位戴細框眼鏡的行員,看我填表時指尖發涼,竟笑著遞來一杯熱美式:「別緊張,這表格我都看十年了,閉著眼也能審。」那股溫熱從掌心蔓延開來,突然覺得跨國銀行也沒那麼冷冰冰。
匯豐One這帳戶,說穿了就是給兩隻腳踩在不同國家的人一條活路。像我這種三不五時得飛東京開會,薪水卻從香港公司進帳的游牧族,以前光匯款手續費就夠吃好幾頓米其林。現在凌晨三點在倫敦旅館醒來,手機點幾下就能把英鎊換成新台幣匯回台灣繳房貸,匯率還比街口那家換鈔店漂亮。最驚喜是上個月在曼谷突發腸胃炎,當地診所刷匯豐One卡直接免收海外交易手續費,省下的錢剛好多買兩包止痛藥。
開戶那關其實暗藏玄機。官網廣告寫得天花亂墜,真走進分行才發現「新戶享8000點獎賞」背後有魔鬼細節。當時行員壓低聲音提醒我:「活動月底截止,記得存滿等值100萬新台幣的資金,別傻傻只開空戶頭啊!」順手塞給我一張螢光筆畫重點的注意事項,比客服電話裡制式提醒有人味多了。後來真收到那8000點,換成百貨禮券帶家人吃鐵板燒,兒子還以為我中發票。
這張紫色卡片最狠的招數藏在全球轉帳裡。上次幫上海供應商付款,傳統銀行要收近千元手續費,匯豐One透過Global Transfer功能,像在通訊軟體傳檔案似的秒轉港幣,手續費居然是零。不過得摸透它的脾氣——匯款名稱少寫個縮寫都可能被退件,有次我漏填中間名(Middle Name),款項卡關三天,急得半夜爬起來打國際電話。
說到痛處,那個「智醒儲蓄」功能簡直是人性試煉場。設定每月自動轉兩萬進儲蓄子帳戶,頭三個月還覺得自己好棒棒,直到周年慶在百貨公司看到限量球鞋,錢卻鎖在儲蓄帳戶裡領不出來,當場體會什麼叫心癢難耐。但年底看到戶頭莫名多出十幾萬,又忍不住對鏡子裡的自己比讚。
最近發現個隱藏版福利:週五深夜刷匯豐One買機票,系統常默默升等匯率。上回訂羽田機場廉航,結帳頁面跳出「即時優惠匯率」,比Google查到的中間價還少0.15。別小看這零頭,全家四口機票價差夠在機場吃三碗一風堂拉麵。不過要記得避開月底結算日,那幾天匯率波動像坐雲霄飛車。
用了兩年匯豐One,抽屜裡其他銀行卡都蒙塵了。有回在吉隆坡弄丟皮夾,靠手機無卡提款領出救命錢那刻,差點跪謝科技。但老實說,每月管理費這根刺始終扎著——得維持等值台幣50萬才免收,資金緊繃時得拆東牆補西牆。建議常有大額進出的朋友再玩這局,否則光手續費就能買好幾杯分行招待的熱美式。
評論:
看完立刻預約開戶!但想確認如果主要資金是美金,也能算進50萬門檻嗎?會不會有匯損問題?
上週在東京用匯豐ATM提款被收150日圓手續費,不是說全球免手續費?還是我誤會了什麼有次轉帳失誤讓餘額掉到49萬,當月就被扣300元,心在淌血啊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