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身邊好多朋友都在問匯豐信用卡的「最紅自主獎賞」,說真的,這東西用得好,回饋真的超有感。我自己用了快三年,從一開始隨便選,到後來摸透規則,每個月都能多賺幾千塊台幣的現金回饋。今天就來聊聊,怎麼聰明玩轉這個計畫,避開陷阱,把每一塊錢花得更有價值。
先說說什麼是「最紅自主獎賞」吧。簡單講,匯豐讓持卡人自己挑一個消費類別,比如餐飲、旅遊或網購,然後在指定通路消費就能拿額外回饋,最高到5%。聽起來很誘人對吧?但很多人卡在第一關:選錯類別,結果回饋少得可憐。我記得去年初,我傻傻選了「百貨公司」,以為逛街多就賺,結果發現百貨折扣季外,平常消費回饋率才1%,遠不如選「餐飲」的4%。那時每個月多花一萬塊在外食,卻只拿到幾百塊回饋,超虧的。
要選對類別,關鍵是看你的生活習慣。如果你像我一樣,上班族常加班,外食頻率高,那「餐飲」絕對首選。舉個實際例子:我在台北信義區常去的幾家餐廳,像鼎泰豐或連鎖咖啡廳,用匯豐卡結帳,配合自主獎賞,回饋直接衝到4.5%。上個月光餐費就刷了兩萬,拿回900塊現金,等於打九五折。但如果你愛旅遊,選「旅遊」類別更划算,尤其訂機票或飯店,回饋率5%起跳,我朋友去年飛日本三次,靠這個省了快八千。
這裡有個小技巧:別只盯回饋率,要算實際上限和門檻。匯豐設了每月回饋上限,通常是幾千塊,超過就不算。另外,消費得在「指定通路」才算數,比如餐飲類得是餐廳刷卡,超市買食材就不行。我曾經在便利商店買咖啡,以為算餐飲,結果沒回饋,白高興一場。建議每月初登入網銀檢查通路清單,匯豐常更新,漏掉就虧大了。
另一個重點是疊加優惠。自主獎賞能和匯豐其他活動併用,像週末加碼或新戶禮。我習慣週五聚餐時刷卡,配合當日加碼,回饋再衝高1%。去年底我辦了新卡,綁定自主獎賞選「網購」,雙十一在PChome狂買,原回饋3%疊加活動,總共拿了6%回饋,省了快兩千。但切記,別被高回饋沖昏頭——過度消費反而虧本,我設定每月預算警報,避免刷爆。
最後提醒,自主獎賞得主動申請,每年或每季可換類別。很多人忘了換,結果消費習慣變了還用舊設定。我現在每季檢視一次,用手機APP三分鐘搞定。總之,這計畫像一把雙面刃:選得好,回饋滾滾來;選錯,就白忙一場。花點時間分析自己的帳單,找出高頻消費類別,才能真正放大回饋。下次刷卡前,停一秒想想,這筆錢花得夠聰明嗎?
評論:
這個自主獎賞有年費門檻嗎?我剛辦卡,怕額外成本吃掉回饋。
如果常網購,選「網購」類別的回饋上限是多少?擔心大額消費划不來。
分享我的經驗:上個月選旅遊類,訂了沖繩機票,回饋5%加碼到7%,省了快兩千超爽!
更改類別只能透過網銀嗎?APP操作會不會很複雜,怕老人家不會用。
回饋是直接折抵帳單還是給現金?我偏好現金入袋,比較靈活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