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
登录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发帖
首页 北美洲华人 加拿大华人 温尼伯华人 厘印稅攻略,香港物業交易印花稅計算與節省技巧 ...

厘印稅攻略,香港物業交易印花稅計算與節省技巧

2025-7-26 22:09:09 评论(5)

大家好,我是阿明,在香港地產圈打滾了十幾年,見證過無數物業買賣的起起落落。最近幫一位老朋友處理樓盤交易,佢差啲因為唔清楚厘印稅嘅細節,白白多付咗成廿萬蚊。呢個經歷讓我覺得,好多人對印花稅嘅理解仲係好模糊,甚至以為係小數目就唔使理,結果蝕底嘅係自己。香港樓市咁複雜,厘印稅唔單止係一筆開支,更係影響成個交易成敗嘅關鍵。今日就同大家深入拆解,點樣計得精、慳得妙,避開常見陷阱。


厘印稅,又叫印花稅,係香港政府對物業交易徵收嘅稅項,主要分三種:從價印花稅、買家印花稅同額外印花稅。好多新手以為淨係計樓價百分比就得,實情係要睇身份、用途同時間點。例如,你係香港永久居民買第一層自住樓,稅率可能低至1.5%;但如果你係非永久居民或者公司名義買,買家印花稅隨時飆到15%,仲未計額外嗰啲。記得舊年有個case,一位大陸投資客用個人名義買咗層千萬豪宅,冇諗到要交BSD,結果稅款多咗百幾萬,搞到成單嘢差啲爛尾。所以,計稅唔係齋睇表面數字,要拆開每一部分嚟計。


點樣精準計算?首先,從價印花稅係基礎,樓價愈高稅率愈高,分咗幾個階梯:300萬以下係1.5%,300萬到400萬係2.25%,一路去到最高層嘅8.5%。但記住,呢個只適用於住宅物業,如果你買工廈或者商鋪,稅率統一係0.2%,仲平過住宅好多。另外,買家印花稅就專for非香港居民或者公司買家,一律15%,冇得傾。額外印花稅就更棘手,如果你喺買入後三年內轉售,稅率由10%到20%不等,視乎持有時間。舉個例,假設你買層500萬嘅樓,自住用,係香港永久居民,咁從價印花稅大約係3.75%(即係18.75萬)。但如果你係公司名義買,就要加多15% BSD(75萬),總數即刻跳到93.75萬,差成倍!計數時,最好用政府嘅網上計算器,或者搵專業測量師double-check,我見過唔少人自己計錯,到交稅先知出事。


講到慳稅技巧,唔係教大家走法律罅,而係合法地善用政策漏洞。最常見嘅係「首次置業優惠」,如果你同配偶都未買過樓,又係自住,可以申請免稅或低稅率,慳返一大截。另一招係「公司轉讓」,即係買賣公司股份嚟間接持有物業,避開直接交易嘅高稅。不過要小心,稅局而家查得好嚴,必須確保公司淨資產主要係物業,否則會被視為避稅而罰款。仲有「分契轉讓」,如果層樓係聯名,可以分批轉讓權益,拉低每次交易額嚟減稅。舊年我幫個客做過,佢哋夫婦聯名買樓,分開兩次轉名,慳咗成十萬稅款。但記住,所有方法都要有律師把關,唔好貪快搵中介亂搞,否則隨時惹上官非。


最後提提大家,慳稅唔係為咗貪小便宜,而係精明理財。香港樓市政策成日變,好似2023年BSD稅率調整過,唔update資訊就好易中伏。建議每次交易前,搵專業人士做份詳細報告,計清所有可能性。同埋,keep住睇稅務局公告,好多時有短期豁免,例如疫情期間有啲稅項減免。總之,了解清楚再落手,先至係真正嘅贏家。希望呢啲經驗幫到大家喺樓市行得更穩陣。



2025-7-26 23:09:44
厘印稅嘅計算真係好複雜,尤其係公司名義買樓嗰部分,有冇實際例子再講詳細啲?例如點樣確保公司資產結構合法?
2025-7-27 00:41:01
我係非永久居民,想買層細單位自住,睇完覺得BSD真係好重皮。有冇啲特定區域或物業類型可以減輕稅負?例如新界區會唔會有優惠?
2025-7-27 02:10:27
文章提到分契轉讓慳稅,但風險會唔會好大?萬一轉讓中途其中一方反口,點樣保障自己?希望分享多啲實戰案例。
2025-7-27 02:25:40
額外印花稅SSD嗰度講得唔夠深入,如果我買樓後一年內要移民急賣,有冇方法避開高稅率?定係焗住硬食?
2025-7-27 02:31:48
政府個網上計算器好有用,但試過計出嚟同實際交稅有出入。係咪有隱藏費用?定係我計錯咗?求指點常見錯誤位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楼主
魔法热狗

关注0

粉丝0

帖子702

最新动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