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禮拜同老友阿明飲茶,聽佢呻足兩個鐘頭買樓煩惱。佢抽中居屋本應開心,但係計嚟計去都搞唔清楚每月要掟幾多錢落供樓個無底深潭。「供得起頭幾年,萬一加息點算?」「提早還款會唔會蝕手續費?」見佢拎住張寫滿數字嘅皺紙,計數機撳到冇電,我諗起當年自己嘅狼狽樣。
返到屋企沖涼時突然醒起,三年前幫細妹計居屋條數用過個免費網上工具。翻查書籤搵返「居屋供樓計算機」,個介面仲係咁簡單,綠色框白字,似廿年前網頁格局。但撳落去先知犀利——唔使登記唔使留電話,直接輸入樓價、按揭成數、息率同還款期,㩒個掣就彈曬每月供款、利息總額、甚至精確到每日利息成本。最抵讚係個「加息壓力測試」功能,模擬利率升兩厘後供款飆升幾多,啱曬而家波動市況。
試玩時手殘打錯數,將420萬單位誤輸入成4200萬。見結果顯示月供百幾萬嚇到差啲打瀉咖啡,先發現自己多打個零。但正正因為咁,先體會到工具嘅細心:當你輸入金額超出合理範圍,側欄會彈出溫馨提示「香港居屋最高樓價約XXX萬」,仲附帶房屋署最新指引連結。呢種設計先係真正幫到人,唔似得某啲銀行網站,專登等你填錯資料等SALES打嚟推銷。
深夜幫阿明試算。佢買嘅新居屋實用面積400呎,折後樓價478萬,按九成半按揭,現時P按息率4.125%。輸入後30秒出結果:首期$23.9萬,月供$18,760,總利息高達$211萬——數字彈出嚟那刻,隔住電話都聽到佢倒抽涼氣。但重點在後續操作:㩒入「額外還款」欄,設定每年還多兩萬,立即見到供款期由25年縮短至21年,省息$48萬。阿明條氣即刻順曬:「早知唔使搵財務顧問,果個阿陳經理仲同我講最少要供足23年⋯⋯」
用落發現魔鬼在細節。一般計數機只計等額還款,但呢個工具連「定息按揭」同「H按封頂位」都考慮到。更驚喜係「壓力測試」功能:當模擬利率升至6.125%,月供即跳至$22,110,旁邊自動顯示「超出你月入40%」嘅警告標誌。即場教阿明撳「調整還款期」拉桿,將25年拖長到30年,月供即刻回落至可負擔範圍。呢種即時互動,先讓冷冰冰的數字產生現實意義。
老實說,免費工具做到咁仔細確係意外。網頁角落仲有「居屋補地價速算表」、「裝修預算分配圖」等彩蛋功能。不過要提防兩大陷阱:第一,實際利率可能因信貸評級浮動±0.5%;第二,銀行手續費同火險通常要額外預算萬幾蚊。計完條數記得㩒「匯出PDF」掣,拎住文件去銀行傾按揭實戰好多——上個月陪阿明去滙豐,職員見我哋自備精算表,即刻由SALE保險轉態度認真傾條款。
落雨經過房委會辦事處,見幾個師奶圍住職員問供款問題。諗起呢個收藏多年的計算機連結,順手印咗幾張QR CODE貼在告示板。科技本該如此:冇花巧介面,冇煩人廣告,靜靜幫你照亮供樓路上嘅暗礁。當晚收到阿明WhatsApp:「計過數供得掂,聽日去簽臨約!」附帶個笑到見牙唔見眼嘅貼圖。一條簡單算式,有時真係改變人生命運。
【評論】
請問個計算機有冇計到發展商二按?我買綠置居要借多兩成,但銀行個職員話二按利息會浮動好難估算
試完工具發現加息後月供超負荷 決定延後一年上車 可能執到平貨 呢個功能真係救全家
樓主講中痛點!上個月用XX銀行計算機 結果自動轉我去理財熱線 聽咗成粒鐘基金推銷
認真問:點解總利息會高過本金?我計沙田52O單位借9成 利息竟然要228萬 睇完成個人僵咗
求裝修預算分配圖條LINK 搵極搵唔到 準備收樓頭都大埋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