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禮拜同陳太飲茶,佢拎住張居屋供款單手震震:「供咗十年,點解本金好似冇乜點還過?」睇住佢張單我諗起自己初初上車嗰陣,原來好多人連供款點拆都未搞清。居屋供款唔係交咗錢就算,識得拆解張單同用啲蠱惑招數,真係可以慳到成部歐洲車嘅錢。
揭開張供款單,左邊「本金」右邊「利息」唔係裝飾。頭幾年你交嘅錢,七成係俾銀行食利息。好似我表弟舊年買沙田居屋,頭個月供萬二蚊,得三千蚊真係還到樓價,其他九千蚊?當係租銀行錢用㗎。呢個「息本比例」會隨時間倒轉,關鍵係點樣令個天秤早啲傾向自己。
銀行職員永遠笑騎騎同你講「加息好輕微啫」,但係計落先知痛。假設你借緊三百萬,利率升1%,每個月就要多嘔二千五蚊,夠買半年奶粉。最陰濕係浮息按揭條款,合約細過螞蟻嘅字寫住「H+1.3%」,個「H」跟香港銀行同業拆息走,市況差嗰陣,隨時變吸血水蛭。
轉按揭唔止係後生仔玩意。我姑姐六十歲人,舊年發現自己仲供緊P-2.5%(最優惠利率減2.5厘)嘅舊plan,死死氣走去轉會,慳到嘅錢夠佢同姑丈半年去兩次短途旅行。重點係要睇實「罰息期」完結日,提前三個月落場格價,銀行間嘅暗戰往往有著數益街坊。
講到儲錢加速還款,我見過最絕係阿明兩公婆。佢哋將糧戶口直接連去按揭戶口,出糧日自動扣多五千蚊本金。三年落嚟,供款期縮短咗七年。仲有啲人專登將雙糧同花紅斬件,分十二個月額外還款,避開銀行「大額還款手續費」嘅陷阱。呢啲招數銀行唔會主動話你知。
裝修借廿萬?諗多兩錢重。財務公司廣告話「每月輕鬆還幾千」,實際年利率隨時過廿厘。我舊同事貪快用私貸裝修,計落成間屋貴咗架七人車。要記住居屋最大優勢就係低息,寧願慳裝修住住先,都唔好將黃金變廢鐵。
供樓最緊要留條後路。阿芬將供款壓到月入四成,點知老公被裁員,兩個月就頂唔順要賣樓。專家話「供款唔過收入三成半」唔係老生常談,而係血淚經驗。我習慣當供款係固定開支,出糧即割走嗰舊錢,剩低先係真正可洗費,心理同實際都穩陣好多。
供樓似跑馬拉松,頭十年捱得過,後面就海闊天空。睇住本金比例慢慢多過利息,嗰種滿足感唔係買名牌手袋可比。記住,層樓係你養大嘅,唔好俾銀行食咗大半隻雞髀啊。
評論:
「想問吓如果已經供咗十五年,而家先嚟加速還款係咪太遲?利息差仲有冇得追?」
「文中提到轉按揭,但新批核成數會唔會低過舊計劃?我層樓估價升咗三成好猶豫」
「自動轉賬扣多啲本金呢招真係醒!但想知如果臨時周轉唔到,可唔可以隨時調返轉頭?」
「裝修陷阱深有同感,上次睇財務公司傳單寫『實際年利率4%』,細問先知要計手續費同擔保費」
「供款佔月入三成半嘅界線,而家香港真係好難做到」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