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得那年冬天,我去日本滑雪,結果在山上摔斷了腿,光是醫療費用就燒掉十幾萬台幣。幸好出發前買了旅遊保險,不然那筆錢得從積蓄裡硬挖出來,回來後還得省吃儉用大半年。那次經驗讓我徹底明白,旅遊保險不是可有可無的選項,而是出門前非做不可的功課。尤其現在全球動盪多變,從航班延誤到突發疾病,誰能預料下一秒會發生什麼?選對保障方案,等於給旅程買個安心符。
談到挑選旅遊保險,很多人只看價格便宜就下手,這可是大忌。我研究過不少方案,像忠意旅遊保這類產品,得從幾個關鍵點切入:保障範圍是否全面,涵蓋醫療、行李遺失、行程取消這些基本項;保額夠不夠應付當地消費水準,比方說去歐美,醫療保額至少得百萬台幣起跳;還有理賠流程順不順暢,有些公司文件一堆,拖個把月才給錢,那時黃花菜都涼了。我建議先列出自己行程的風險點,像是去熱帶地區就加強疾病險,帶小孩出遊則注意家庭包套優惠。
忠意旅遊保在市場上口碑不錯,我上回帶全家去泰國就用它。它的強項是彈性高,可以根據天數、目的地客製化,像我們加了水上活動險,保費只多幾百塊,結果兒子浮潛時相機掉海裡,理賠過程超順,三天內就收到款項。不過,別光看廣告詞,得細讀條款:免賠額多少、哪些情況不賠,比如極限運動或預存疾病,這些陷阱常讓人吃悶虧。我習慣比較兩三家方案,用線上試算工具跑一遍,忠意的價格中等,但服務回應快,半夜打客服都有人接,這點在海外緊急時超重要。
選保險就像挑旅伴,得靠經驗累積。我試過省錢買廉價保單,結果在歐洲食物中毒,理賠時才發現門診費不包含,自掏腰包付了好幾千。從那以後,我堅持買綜合型方案,忠意在這塊做得細,連旅程中斷或政治動亂都包,尤其適合常跑開發中國家的人。總之,別等到出事才後悔,出發前花半小時研究,能讓整趟旅行睡得更安穩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