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
登录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发帖
首页 北美洲华人 加拿大华人 温尼伯华人 恆生優越理財收費,完整費用解析與省錢秘笈 ...

恆生優越理財收費,完整費用解析與省錢秘笈

2025-7-26 22:08:15 评论(0)

踏入中環分行那日,冷氣吹得人發顫,理財經理遞上的精緻小冊子閃著燙金字樣「優越理財」。笑容可掬的背後,那份密密麻麻的收費附表,才是真正考驗眼力的開始。在香港這片金錢永不眠的土地,銀行高端理財服務的門檻與收費,從來不是掛在嘴邊的閒話家常,而是實實在在從口袋裡流走的真金白銀。恆生的優越理財,名頭響亮,但它的收費迷宮,值得我們提著燈籠仔細探照。


表面風光的「優越理財」,每月$800的賬戶管理費像個忠實的守門人。這筆錢,說豁免就豁免?沒錯,條件寫得明白:維持每日平均總值$100萬港幣。聽起來是個硬門檻,但魔鬼總在細節裡遊蕩。這「總值」二字,學問大了,它涵蓋的不僅僅是你戶口裡躺著的現金,還包括投資戶口裡的股票、基金、債券市值,甚至乎你買的結構性產品、外幣定存,通通算在內。這設計,說穿了是銀行希望你將身家性命都搬過來,牢牢綁住。我見過不少客戶,為了湊足那百萬門檻,硬是把別家銀行的美股倉位轉過來,只為省下那每月$800。划算嗎?得仔細算算轉倉手續費、匯率差價,還有新平台的操作習不習慣。


以為跨過百萬門檻就高枕無憂?收費的觸角比想像中伸得更遠。櫃枱提存現金,超過優越理財那幾次免費次數後,每次手起刀落就是$100-$150,這比普通櫃員機貴上不止一星半點。電匯出去,本地其他銀行收你$65,國際匯款更要$150起跳,這還只是恆生這邊的手續費,中間行、收款行可能還要再剝一層皮。最弔詭的是「櫃枱存入支票」這項,普通戶口免費的服務,到了優越理財層級,免費次數用罄後竟也要收費!這道理,我問過好幾位經理,都只得到標準化的微笑回應:「係公司政策。」


上個月幫陳太檢視月結單,赫然發現一筆$200的「賬戶靜止費」。追問之下,原來她以為達標免管理費就沒事,把主要資金轉去其他平台博更高回報,恆生戶口剩下幾萬塊「看門錢」,連續三個月總值跌穿百萬,管理費沒收,卻中了這「靜止費」的冷箭。這種專攻「低活動」或「低結餘」賬戶的收費,常被忽略,卻像鈍刀子割肉。


省錢,絕非只是達標免管理費那麼簡單。我的實戰心得是「集中火力」與「活用工具」。把分散在幾家銀行的資金、投資,盡可能整合到恆生這個「主戰場」,湊足那百萬總值,是基礎門檻。別小看那些外幣定存或低風險債券,它們的市值穩穩計入總資產,幫你「守門」之餘還能賺點微利。再來,徹底擁抱網銀與手機App。櫃枱服務能避則避,提款用ATM,轉賬走FPS「轉數快」,這些電子渠道對優越客戶幾乎完全免費。設定自動轉賬繳付保費、管理費,也能省去逐次操作的潛在費用。恆生那張優越理財信用卡也別閒置,它免年費的核心優勢要善用,日常消費集中「碌卡」,賺到的Cash Dollars或里數回贈,多少能補貼一點其他潛在成本。


「優越」的價簽,除了硬性收費,更體現在那些看不見的服務。專屬客戶經理是否真的夠「專屬」?電話能直接接通,還是永遠在留言?市場波動時,理財建議是及時雨還是馬後砲?高爾夫球會籍、機場貴賓室這些「甜頭」,你一年用得上幾次?這些隱形成本,無法量化,卻真實影響體驗。我遇過一位老友,西環分行那位經理跟了他十幾年,市場大跌時凌晨兩點回他WhatsApp分析持倉,這種服務,你說值不值每月八百?但更多情況是,號稱專屬的經理半年換三個,每次都要重新交代背景,這種「優越」,就顯得蒼白。


和銀行打交道,永遠記住:規矩是死的,談判空間是活的。尤其當你展現出「可攜資金」的實力時。試過幫一位剛賣掉物業的客戶談判,他帶著近千萬現金流進恆生,我們直接要求:豁免首年管理費、永久豁免本地電匯費、提升信用卡簽賬回贈率。一開始經理面有難色,幾次拉鋸後,搬出區域主管特批,竟也爭取到七、八成。關鍵在於,你要清楚自己的價值,並敢於為服務議價。即使資產暫時未達百萬,若展現出未來資金流入的潛力(如即將收到的佣金、遺產),有時也能爭取到暫時性費用減免或門檻放寬。


恆生的紅獅子標誌,代表著一種穩健與信譽。優越理財這套收費結構,說穿了是篩選客戶的精密漏斗。百萬門檻像個濾網,留下他們認為值得投入服務資源的對象。值與不值,從來不是看那張燙金的卡,而在於你是否精準地踏在收費結構的甜蜜點上——用足它的便利,避開它的陷阱,甚至讓那些「免費」的增值服務,真正為你的財富護航。當你摸透這套遊戲規則,那每月八百的管理費,或許真能物有所值;否則,它可能只是通往「優越」路上,一筆昂貴的買路錢。


評論:


  • 想請問如果主要資產係外幣定期同埋一啲藍籌股,係咪都穩陣計入百萬總值?會唔會突然間計少咗?
  • 講中晒!之前就係冇留意到「靜止費」呢支冷箭,白白蝕咗幾百蚊,真係要print出嚟貼係牆上提醒自己。
  • 機場貴賓室同高球會籍真係好少用到,但個專屬經理成日轉,想問吓嘢都唔知搵邊個,呢點好扣分。
  • 文中提到「可攜資金」談判好有用!上個月轉走筆錢去新加坡,經理即刻打嚟問點解,我順勢講其他行offer更好條件,最後佢主動waive咗我半年管理費。
  • 其實個百萬門檻,對後生仔真係幾高,想享受好少少服務都要捱貴費,定係根本唔係target我哋呢班人?
  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    楼主
    流星芒果

    关注0

    粉丝0

    帖子776

    最新动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