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天在銅鑼灣百老匯門口站了足足半小時,盯著櫥窗裡那台全片幅相機發呆。標價五位數,心癢難耐又怕月底啃麵包。店員大概看我猶豫,隨口提了句:「恒生分期而家做緊18個月零息喎。」就這句話,讓我當天抱著新相機回家,還能在茶餐廳加份奶油豬。
說實話,香港人對分期付款又愛又恨。愛的是能即時滿足購物慾,恨的是隱藏手續費和複利陷阱。但恒生這套分期方案,我親身用過三次——買過相機、冷氣機、甚至幫阿媽換過按摩椅。關鍵在「靈活」二字:還款期任揀6至36個月,利息低到年利率3.68%起跳。有次提早清還尾數,竟然連罰息都無收,銀行櫃檯阿姐笑笑口話:「我哋計日息㗎,早還早着數。」
申請門檻比想像中低。持香港身份證加住址證明是基本,重點在「穩定收入」定義寬鬆。自由身攝影師如我,拎出稅單加三個月銀行流水照樣批核。最抵讚是線上申請通道,用手機掃QR Code填表,十分鐘後收到初步批核額度。記得要揀「購物分期專案」,別錯按成「現金分期」,後者利息貴兩成。
魔鬼藏在條款細則裡。有次幫朋友看合約發現陷阱:所謂「低息」只適用指定商戶。像豐澤、百老匯這類大鋪頭確實零息,但某些小型電器行標榜分期價,實際將利息轉嫁到售價。教你個狠招:先問現金價幾多,再對比分期總金額,我試過在旺角音響鋪殺價砍掉隱形利息。
還款策略影響信用評級。恒生職員私下教路,每月還款額最好佔收入三成內。有次我連續兩個月只還最低金額,TU信用分立刻跌了12點。後來設定自動轉賬全額還款,半年就追回分數。最近發現新着數:用BoC Pay綁定恒生卡還款,每期賺多0.5%現金回贈,夠每個月搭兩程電車。
最驚喜是臨時增額服務。上個月去東京旅行,在Bic Camera見到限時特價鏡頭,分期額度卻不夠。即時登入手機APP按「緊急調額」,上傳收據後兩小時,額度竟加碼五成。當然要付些少手續費,但比起找財務公司借貴利,這筆數絕對計得過。
老實講,分期消費像把雙刃刀。用恒生這套方案三年,最大心得是:當你清楚計算過總成本,確認不會影響應急儲蓄,分期就是精明消費工具。上星期經過尖沙咀海港城,見到情侶為買婚戒爭執,我多嘴插話教他們用恒生36期免息,新娘子當場笑到見牙唔見眼。這種幫到人的滿足感,比賺到現金回贈更爽。
評論:
請問提前還款係咪真係無罰息?我上個月申請咗買按摩椅,而家花紅到手想清咗筆數
自由職業者點證明收入?我主要收PayPal同FPS,稅單都係報好少
之前聽人講分期會影響按揭批核,TU扣分係咪好嚴重?
分享個伏位:喺細鋪做分期,佢話免息但收多500蚊「手續費」,其實同收息冇分別
學生黨想分期買MacBook得唔得?有兼職收入但冇稅單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