喺中環返工嘅第七年,每次經過皇后像廣場嗰對銅獅子,總會諗起當年開第一個恒生戶口嘅手忙腳亂。櫃檯姐姐用原子筆敲住玻璃板問:「後生仔,你要Basic定係Premium?綜合戶口要keep五位數㗎!」嗰陣我連「綜合貨幣儲蓄」同「優越理財」嘅分別都搞唔掂,而家睇返,選戶口真係同揀伴侶一樣——揀錯咗,月月扣你手續費仲慘過供樓。
恒生嘅戶口分層好現實,根本係香港階級縮影。最入門嘅「基本儲蓄」似劏房,冇最低結餘但功能齋到喊,撳次次機都要諗過度過;「綜合儲蓄」似上車盤,勉強畀你玩吓外幣同支票,但戶口唔夠萬五蚊?每月硬食$150月費,仲狠過包租婆追租。最頂嘅「優越理財」直頭係半山豪宅,專人幫你搞基金外匯仲送機場貴賓室,當然門檻都夠買層納米樓——要keep住百萬結餘或者月供$8000保險先免月費。
我幫過幾個台灣freelancer搞戶口,佢哋最易中伏係「免管理費陷阱」。恒生官網大大隻字寫「豁免首年年費」,細字卻藏住「須成功申請投資產品」呢把刀。有個做設計嘅阿宏試過轉廿萬台幣過去諗住避費,點知三個月後照收$200,原來外幣存款唔計入「綜合理財總值」,佢嬲到用紅油筆喺月結單寫「吸血」兩個字影上IG。
真正着數嘅係啲隱形通道。好似「自在理財」戶口,專for 18-25歲後生仔,$5000結餘就免月費仲送八達通自動增值。最抵死係佢個「零存整付」玩法,每日掟$50落去買奶茶嘅錢,一年後變舊錢夠你去台北飛一轉。我表妹用呢招儲到人生第一部單反,仲影到張靚相贏咗恒生搞嘅理財比賽。
揀戶口最緊要睇自己資金流動向。如果你係SOHO族接海外job,死慳死抵都要開「綜合貨幣儲蓄」,美金電匯入賬免手續費呢着,隨時省回你成個月咖啡錢。但係記住:轉走外幣現鈔要收$100手續費,試過有台灣Youtuber拍片鬧爆,話明明網上顯示有二千美金,臨走去櫃檯拎現金得返千九,嬲到佢即場唱《海闊天空》抗議。
最近幫阿媽整理佢個廿年冇動嘅「基本儲蓄」,先發現恒生有條魔鬼條款——超過七年冇交易嘅「沉睡戶口」,銀行會每個月靜雞雞扣$50「檔案保管費」,扣到零為止。阿媽本存摺得返$83.2,仲慘過被白蟻蛀。所以話呢,銀行戶口同盆栽一樣,耐唔耐要淋下水㗎。
銅獅腳下流過嘅錢,比維港海水更多。揀啱戶口,先至守得住自己嗰瓢水。下次經過皇后像廣場,不妨摸下獅子腳掌——唔係求財,係提醒自己:銀行條款密過獅子鬃毛,睇漏一行,隨時咬走你半個月糧。
評論:
睇完先知我個綜合戶口蝕緊月費!聽朝即刻去轉自在理財,仲有半年先滿26歲應該趕得切
請問台灣人用護照開戶係咪同香港身分證有唔同優惠?睇官網好似冇講明
外幣現鈔手續費條片我都有睇!最後個位Youtuber有冇追得返?定係焗住食死貓
想問如果主要收美金freelance費,係咪開優越理財著數過綜合?見佢話免外幣入賬費
七年冇郁要扣錢真係嚇親 即刻摷返本紅色存摺出嚟 原來扣到得返三毫子 陰功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