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得去年夏天,我和家人去日本旅行,出發前匆匆忙忙買了恒生旅遊保險,結果在京都遇上颱風,航班延誤整整兩天。那時候才真正體會到保險的重要性,恒生的理賠過程雖然順利,但有些細節讓我反思:這家保險到底值不值得信賴?今天就來聊聊恒生旅遊保險的方方面面,從個人經驗出發,幫你避開那些隱藏的坑。
恒生旅遊保險在香港算老牌子了,主打全球覆蓋和24小時援助,聽起來很安心。我用過他們的「亞洲計劃」,保費不高,大約幾百港幣就能保七天行程。優點是理賠範圍廣,像航班延誤、行李遺失都包,那次颱風事件,他們當天就處理了我的申請,三天內賠款到賬,效率不錯。但別以為完美,我發現醫療部分有限制,如果你去偏遠地區如非洲,保額會縮水,萬一需要急診,自付額可能讓你嚇一跳。
跟其他保險比,恒生不算最頂尖。比如AIA的旅遊險,醫療保障更全面,連高山症都保,但價格貴兩成;Prudential則在理賠速度上贏過恒生,我朋友用過,說線上申請一小時搞定。不過恒生勝在門市多,投保方便,尤其對懶得研究條款的人來說,直接去分行搞定最省事。缺點是條款密密麻麻,有些小字陷阱,像冒險活動如滑雪,得加買附加險,否則出事不理賠,這點我親身踩過雷。
投保攻略上,我的建議是先評估行程風險。如果你常飛歐洲或長途,選恒生的「全球計劃」較穩,保額拉高到百萬,避免醫療開支爆表;短途亞洲遊就用基本款,省錢又夠用。線上投保最快捷,恒生官網有試算工具,輸入天數和人數,保費一目了然,記得勾選「行李延誤」選項,這在廉航時代超實用。購買時注意生效日期,別像我第一次忘了設定,差點白買。
總體來說,恒生旅遊保險適合預算有限、追求便利的旅人,尤其香港出發的短途行程。但它不是萬靈丹,醫療保障不如專攻的保險公司,理賠雖快但偶有拖延。我現在會混合使用,恒生當基礎,再加買特定附加險,這樣旅行才真正無憂。
評論:
恒生的醫療保額真的夠嗎?我去澳洲時受傷,自付了快一萬港幣,感覺有點坑。
比較表沒提到理賠文件,請問要準備哪些?我上次被要求補交機票證明,拖了好久。
如果帶小孩出遊,恒生有沒有家庭優惠計劃?想省點錢。
用過恒生線上理賠,確實快,但客服態度冷冰冰的,你們遇過嗎?
投保攻略很實用,但能分享更多省錢技巧嗎?比如早鳥優惠或團購折扣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