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得十年前剛出社會時,薪水不多,每個月付完房租和生活費就所剩無幾。那時總想著要存錢投資,但股市的波動讓我望而卻步。直到一次朋友聚餐,聊起他用「月供ETF」的策略,幾年下來竟累積了一筆小財富。我半信半疑試了試,現在回頭看,這真是最適合普通人的懶人投資法。
ETF是什麼?它叫交易所交易基金,簡單說就是買一籃子股票或債券。比如0050這支台灣的ETF,你買進一股,就等於同時持有台積電、聯發科等幾十家公司。好處是風險分散,不像單押一支股票,萬一公司出問題就血本無歸。而且交易成本低,像買賣股票一樣方便,門檻也不高,幾千塊就能入門。
月供策略的核心在「定期定額」。每個月薪水入帳那天,固定撥出一筆錢買ETF,不管市場漲跌都堅持執行。這聽起來違反直覺,為什麼不低買高賣?但長期下來,它能自動平均成本。市場跌時,同樣的錢買到更多單位;市場漲時,買得少。幾年後,你的平均成本會低於市場均價,這就是「微笑曲線」的魔力。
為什麼這種方法能輕鬆累積財富?關鍵在複利和時間。假設每月投資五千元,年化報酬率5%,十年後本金才六十萬,但複利滾動下可能翻倍到八十萬以上。重點是它逼你養成紀律,避免情緒化操作。我見過太多人追高殺低,結果虧損收場。而月供ETF像自動導航,省去盯盤時間,讓生活更從容。
實際怎麼做?第一步是選對ETF。新手建議從全球型或指數型入手,像台灣的006208追蹤大盤,或美國的VTI涵蓋全美企業。風險承受度低的,可以混搭債券ETF如00720B。接著開證券戶,設定自動扣款,金額從力所能及開始,哪怕每月三千元也行。我的經驗是,先試三個月,感受市場波動不慌張,再慢慢加碼。
當然,沒有完美策略。最大風險是心理考驗:遇到熊市時,帳面虧損可能高達三成,讓人想停扣。但歷史數據顯示,堅持十年以上,多數人都能獲利。另一個陷阱是選錯ETF,例如槓桿型或產業單一型,波動太大不適合定投。建議每年檢視一次,必要時微調組合,別頻繁更換。
財富積累從來不是一夜暴富,而是水滴石穿。月供ETF教會我的,是耐心比聰明更重要。現在我每月發薪日自動扣款,專注本業和生活,五年下來帳戶數字默默增長。如果你也想擺脫月光族,今天就設定一個小目標,讓時間和紀律為你打工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