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跟朋友聊天,聊到信用卡債務的事,我才驚覺原來不少人只還最低還款額,還以為這樣省事省錢。結果呢?債務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,利息吃掉半個月的薪水。我自己也曾經踩過這個坑,那次為了買新手機,刷了卡後只還最低額,三個月下來多付了上千塊利息,簡直是花錢買教訓。
最低還款額到底是什麼?簡單說,就是銀行每月要求你還的最小金額,通常是總欠款的2%到5%,聽起來輕鬆吧?但這裡頭藏著大陷阱。銀行可不是做慈善,他們靠利息賺錢。舉個例子,假如你欠了五萬台幣,最低還款額可能只要一千塊,但剩餘的四萬九會開始累積循環利息,年利率動輒15%以上。幾個月後,債務沒減少,反而利息越堆越高,不知不覺中,你得多付好幾倍的錢。
為什麼這麼多人掉進這個坑?我覺得是人性使然。我們總想先享受後付款,刷卡買東西時爽快,還款時卻偷懶選最低額。加上銀行廣告總把最低還款額包裝成「靈活理財」,讓人誤以為很聰明。但仔細算算帳,假設你每月只還最低額,欠十萬台幣的話,一年下來光利息就可能破萬,這錢夠你吃好幾頓大餐或買件新衣了。更糟的是,長期這樣搞,信用評分會下滑,未來貸款買房買車都難。
那怎麼聰明管理才省錢?關鍵是別讓債務失控。首先,養成全額還款的習慣。聽起來老套,但最有效。我現在每月薪水一入帳,就先扣掉信用卡全額,寧可少喝幾杯咖啡,也不要讓利息蠶食荷包。如果當月手頭緊,至少還超過最低額的兩倍,這樣利息累積速度慢很多。另外,用預算APP追蹤消費,像我都用記帳城市之類的工具,每筆支出清清楚楚,避免衝動購物。
還有一招是債務整合。如果卡債已經堆高,別硬撐,試試轉到低利率的信用卡或個人信貸。有些銀行提供0%利率的餘額代償方案,趁機把高息債務清掉。記得先比較各家條件,別被隱藏費用坑了。我自己用過這方法,省下好幾千利息。同時,控制刷卡額度,設定每月上限,超過就停用。這些小動作累積起來,一年能省下幾萬塊,錢省下來投資或存緊急基金,多好。
管理信用卡債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,它考驗自律和規劃。從最低還款額的陷阱跳出來,你會發現財務更自由。下次刷卡前,先問自己:這筆錢非花不可嗎?還款計畫呢?養成好習慣,債務不再是壓力,反而變成理財工具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