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
登录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发帖
首页 北美洲华人 加拿大华人 温尼伯华人 汽車過戶費用誰出?買賣雙方費用分擔全攻略 ...

汽車過戶費用誰出?買賣雙方費用分擔全攻略

2025-7-26 22:07:10 评论(0)

夏日的蟬鳴混著引擎聲,我坐在車行那張被磨得發亮的木椅上,冷氣再強也吹不散空氣中那股新舊皮革與機油混雜的氣味。眼前這台跑了五萬公里的中古車,車況不錯,價錢也談攏了,老闆笑咪咪地遞過合約書:「阿弟仔,歡喜就好!過戶手續我幫你處理到好,免煩惱啦!」


手指滑過合約上密密麻麻的條文,停在最後一行小字:「相關規費及代辦費用另計」。心裡咯噔一下,抬頭問:「老闆,這『相關規費』… 大概多少?誰要出?」老闆臉上的笑容沒變,手卻不著痕跡地把菸灰彈進鋁罐裡:「唉唷,規費沒多少啦!幾千塊而已,看你們買賣雙方怎麼喬,通常都是…」後面的話被進門的客人打斷,我的疑惑卻像滴在引擎蓋上的機油,暈開一片模糊。


這種場景太熟悉了。買賣雙方握了手,以為達成共識,卻在最後一關的「過戶費用」上卡住,輕則傷了和氣,重則鬧上調解委員會。誰該付牌照稅?燃料費是按天數算還是整月?代辦費是買方活該吞還是賣方該負責?這些魔鬼細節,往往比車價更能考驗人性。


拆解那張魔鬼帳單


走一趟監理站或委託代辦,你會拿到一張清單,費用項目比想像中瑣碎。首先跳出來的是政府規費,這塊最硬,沒得商量:


牌照登記費:汽車固定是600元,機車則是150元。這筆錢,是「登記」這台車換主人的必要開銷,法律上沒硬性規定誰出,但實務上九成九由買方負擔。道理很簡單,車子過到你名下,登記費自然是你的事。


行照規費:汽車200元,機車150元。換發新行照的錢。同樣是跟著新車主走,買方付掉是常態。


牌照稅與燃料費:這塊最容易起爭執!這兩項是「隨車」徵收的「稅費」,不是規費。重點在於「時間點」。監理站辦理過戶當天,會精算到「日」。假設過戶日是7月15日,當年度的牌照稅(4/1開徵)和燃料費(7/1開徵),賣方實際「持有」車輛的日子是1月1日到7月14日(共195天),買方則是從7月15日持有到12月31日(共170天)。監理站會按比例重新計算,要求賣方補繳已預繳但未持有期間的稅費(1/1-7/14的牌照稅 + 7/1-7/14的燃料費),買方則需繳納持有期間的稅費(7/15-12/31的牌照稅 + 7/15-12/31的燃料費)。實務上,常看到賣方已預繳整年稅費,這時買方就得把持有天數的稅費「退還」給賣方。很多糾紛就在於雙方沒搞懂這個「按日比例分擔」的原則,以為誰名字在稅單上就誰付整年。


灰色地帶的戰場:代辦費與驗車費


政府規費和稅費有標準,麻煩的是那些「服務費」:


代辦費:行情從800元到2000元都有。這筆純粹是「跑腿錢」,非必要。買方自己勤勞點跑監理站,這筆就能省下。關鍵在於:當初談買賣時,有沒有講明「代辦」服務由誰提供、費用誰擔?如果車行拍胸脯說「過戶我全包」,事後卻跟買方收代辦費,這就有爭議。私人買賣更常卡在這塊:「啊不是說好車價含過戶?」結果賣方認定的「過戶」只含規費,代辦費另計。老司機建議:簽約前白紙黑字寫下「過戶相關一切費用(含代辦費)由XX方負擔」。


驗車費:如果車子剛好遇到該驗車的月份(出廠年份逾10年者每年需驗兩次),過戶前必須先驗車合格。驗車費450元。這筆誰出?實務上,賣方有義務提供一台「能合法過戶」的車,而「能驗過」是基本條件。多數情況是賣方負責驗好車並負擔這450元(或自行處理掉驗車前的微小缺失),視為交車前的準備工作。但也有買方急著要車,自掏腰包趕快驗過的情況。同樣,事前講清楚是上策。


老狐狸的談判桌:費用分擔潛規則


在車行打滾二十年的張老闆私下說:「過戶費誰出?看誰比較想要這筆生意!」話很直白,卻點出核心:費用分擔是議價的一部分。


賣方強勢時:車況好、熱門款、賣方不急著脫手。常見話術:「車價已經很殺了,過戶費買方自理吧!」「代辦費當然你出啊,是你要買車耶!」這時買方若真喜歡,常會吞下去。


買方強勢時:冷門車、車況有疑慮、賣方急售。買方可以要求:「車價再降五千,過戶所有費用我全包!」或「代辦費你出,其他規費稅費我處理。」賣方為了快點成交,常會讓步。


最沒爭議的做法:車價談定後,雙方直接攤開監理站費用試算表(官網可查),把「政府規費+按日分攤的稅費」算清楚,這塊買方付。「代辦費」則明講要不要委託、誰委託、誰付錢。驗車費由賣方處理掉。白紙黑字列在合約附件,雙方簽名。


血淚教訓:那台在監理站前熄火的Camry


朋友阿偉的慘痛經歷:貪快跟私人賣家買了台老Camry,口頭說好「車價15萬,過戶費買方出」。結果到了監理站,代辦才說這車逾期檢驗要罰900,排氣不過要修,牌照稅欠繳外加滯納金… 林林總總噴了快八千。賣家兩手一攤:「講好啦過戶費你出啊!」阿偉當場傻眼,不付錢車子過不了戶,卡在監理站門口進退兩難,最後只能摸摸鼻子認栽。事後才懂,一句模糊的「過戶費」,包含了太多陷阱。


方向盤握在誰手上,費用責任就跟著轉。別讓「小錢」壞了買車的興致,也別因「不好意思談錢」當了冤大頭。掀開引擎蓋看車況很重要,掀開合約看清楚費用分擔,更重要。成交前,把監理站的試算表當成你的檢查清單,一項項勾,一項項談。白紙黑字寫下的,才是真正握在手裡的保障。


評論:


  • 原來牌照稅燃料費是這樣按天數拆的!難怪上次過戶,代辦一直跟我算幾月幾號,我還以為他在拖時間長知識了。
  • 看完背脊發涼!上個月買二手機車,車行只說「過戶費1500我處理」,現在想想根本不知道裡面含了啥,感覺被當肥羊宰。
  • 求問:如果賣方堅持不付代辦費,但合約只寫「過戶費由買方負責」,這樣有機會爭取嗎?代辦費算在過戶費裡嗎?
  • 中肯!最後那段血淚教訓根本是我爸的翻版,他當初就是卡在「過戶費你出」這句,結果多付了快一萬的稅金跟罰款,回家被老媽念了三個月。
  • 實用推!建議補充一點:簽約前最好先查清楚那台車有沒有欠稅費或罰單沒繳,監理站APP就能查,才不會像文中的阿偉一樣被突襲。
  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    楼主
    棉花糖怪兽

    关注0

    粉丝0

    帖子711

    最新动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