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得大一那年,我剛踏入浸會大學校園,口袋裡總是塞滿零錢和學生證。有次在旺角逛街,看到同學亮出一張閃亮的卡片結帳,還拿了額外折扣。好奇心驅使下,我湊過去問,原來是浸大和恒生銀行聯名的學生信用卡。那時我對理財一竅不通,只覺得信用卡是大人玩意兒,但經歷幾次實用體驗後,我才明白這張卡不只是消費工具,更像一張校園通行證,幫我度過不少拮据日子。
這張浸大恒生信用卡專為在校生設計,申請門檻不高,年滿18歲的全日制學生就能試試。優惠清單豐富得讓人眼花繚亂,比方說在百老匯戲院買票,週末場次常有買一送一,省下的錢夠吃一頓茶餐廳。更棒的是合作商家網絡廣,從校內書店到校外連鎖店如UNIQLO,消費滿額就享8%回贈,積分還能兌換生活用品。我記得有次趕報告熬夜,靠卡在7-Eleven買咖啡拿鐵半價,省下的小錢累積起來,月底竟多出幾百塊零用。
申請過程比想像中簡單,線上填表幾分鐘搞定,但得準備學生證影本和身份證明。恒生官網有專屬入口,點進去一步步引導,上傳文件後約一週就收到核卡通知。初次額度通常設在五千到一萬港幣,對學生來說剛剛好,不會誘惑過度消費。銀行還附贈理財講座影片,教你預算管理,我從中學會記帳習慣,避免陷入卡債陷阱。
不過,信用卡不是萬靈丹。大二時我有同學刷爆卡買新款手機,結果利息滾到差點休學打工還債。這經驗提醒我,優惠再誘人,也得量力而為。建議新生申請前評估財務狀況,設定每月消費上限。恒生APP有即時通知功能,每筆交易都跳出提醒,養成自律的好幫手。
回頭看,這張卡陪伴我走過四年大學,從懵懂新生到畢業求職。它不單是省錢工具,更像一堂實戰理財課。現在偶爾翻出舊卡,總想起那些靠折扣撐過的期末考夜。如果你剛入浸大,不妨花點時間研究申請,但切記:信用卡是雙面刃,用得好是助力,用不好就成負擔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