午後雷雨剛停,我坐在窗邊翻著陳小姐的按揭文件,冷氣混著雨後青草味鑽進鼻腔。去年幫她處理渣打居屋貸款時,那套位於新北市三重區的居屋還飄著油漆味,如今陽台已爬滿她種的百香果藤。香港朋友總好奇台灣居屋按揭怎麼玩,今天就攤開渣打這本「居屋理財經」細說分明——畢竟買房這局棋,利率優惠就是最關鍵的那枚活子。
渣打最近推出的居屋按揭方案,在市場上濺起不小水花。最殺的莫過於H按(銀行同業拆息利率)鎖在H+1.3%,以當前拆息水平換算,實際利率約2.1%上下浮動。這數字什麼概念?上個月陪朋友問某公股銀行,同樣條件開出H+1.7%。別小看這0.4%差距,貸800萬分25年還,每月能多買兩份排骨便當。不過要留意,H按像海釣時的浮標,拆息漲就跟著飄,銀行客戶經理老張私下提醒:「現在低息甜頭吃得歡,也得備著升息的胃藥。」
優惠擺得誘人,但想上桌得先過三關。第一關是收入證明,雙薪家庭月收要扛得起月供兩倍,單身族更得達2.5倍門檻。上週被退件的林先生就是栽在這裡,他做設計接案收入不穩,銀行流水帳像心電圖忽高忽低。第二關看屋齡,超過20年的居屋得闖「估價生死門」,我有客戶在永和的舊居屋,銀行估價竟比市價少15%,逼得他自掏腰包補首付。第三關隱形地雷叫「附帶交易」,想順便辦信用卡或開投資戶?優惠利率可能瞬間蒸發,簽約前務必掐著條款逐字對。
綠表資格者在這場遊戲自帶外掛。渣打給公務員、教師等特定職業開的後門,利率能再砍0.1%-0.2%。我經手過最絕的案例是黃太太,她用先生消防員身分申請,再疊加薪轉戶折扣,最後利率壓到1.98%。但要注意這類優惠常綁「資金監管條款」,曾有客戶把裝修款挪去買股票,被銀行抓包後利率當月就調升。
魔鬼都在罰息期細節裡。渣打合約寫著三年內提前還款要罰未償還額2%,聽起來不痛不癢?幫你算筆實帳:若第三年想轉貸省利息,800萬貸款餘額約剩740萬,2%就是14.8萬罰款,加上新銀行開辦費、估價費等成本,沒省到0.3%利率根本填不平。我的老客戶張老闆更吃過悶虧——他誤以為部分還款不算違約,結果還200萬被罰4萬,氣得在銀行拍桌子。
走過十幾年房貸路,看過太多人捧著優惠利率當寶,卻忽略腳下的坑。真正精明的玩法是「三看三問」:看合約罰則是否用最小字體擠在角落,問清綁約期後利率如何浮動;看壓力測試模擬升息3%能否扛住,問銀行是否提供緩衝方案;最後打開手機計算機,把各種手續費、回贈金全摻進去算總成本。畢竟銀行不是慈善家,那些明面上的甜頭,早就在暗處標好價碼。
雨又開始下了,窗上水痕扭曲了對面新蓋的居屋大樓輪廓。買房從來不只是簽份貸款合約,而是用未來二十年光陰跟銀行對賭人生。渣打這盤棋開局讓了子,但別急著吃餌,先摸清棋盤底下有沒有裝彈簧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