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夜盯著港股報價螢幕,紅綠數字跳動間,空氣裡瀰漫著一種緊繃的期待。朋友傳來訊息問:「港股跌到心慌,現在還能進場嗎?」我啜了口涼掉的咖啡,想起中環茶餐廳裡老經紀的沙啞嗓音:「恐慌時買入,狂熱時賣出,道理人人識,做到有幾人?」此刻的港股,像被暴雨沖刷後的街市,滿地是被錯殺的寶貝。
資金正悄悄回流這片窪地。國際投行報告裡「嚴重低估」的評級開始疊加,南向資金連續十七週淨流入,像溪水滲進乾裂的土壤。我翻開財報的手寫筆記本,紙頁邊角已磨得發毛,某些數字在當前價位下顯出荒謬的吸引力——部分優質股現金流收益率竟超過定存五倍有餘,股息率穩穩站在七厘以上,這哪是投資?根本是市場在派錢。
滙豐控股此刻像蹲伏的獅子。英國減稅風暴捲走三成股價,卻意外煉出它的韌性。亞洲業務貢獻七成利潤的骨幹未損分毫,墨西哥與中東市場的成長曲線陡峭得驚人。更別提那78%的派息比率,在動盪市況裡簡直是燈塔。當倫敦分析師還在糾結「銀行業寒冬」,香港阿伯們早看透本質:「匯豐跌到六十蚊?收息都抵啦!」
騰訊音樂的轉型故事被嚴重低估。當所有人盯著線上音樂付費用戶增長放緩,我倉庫數據顯示:其線下演唱會業務營收年飆289%,演出票務市佔率悄悄攀至35%。那些收購的唱片公司版權庫,正在元宇宙演唱會裡變現。最新財報電話會議裡,CFO用「音樂生態閉環」取代「串流平台」的定位轉變,聰明人該聽懂弦外之音。
中移動的6G佈局藏著玄機。當科技股瘋炒AI概念,這頭巨象已聯合清華攻佔太赫茲通信專利高地。其工業互聯網業務在寧德時代工廠的實測數據:生產線故障預判準確率達91%,這才是真AI落地。更別提那七厘股息背後的現金流——全國六百萬座5G基站每年收租就夠養活半個集團。
港交所絕非簡單的「市場溫度計」。中概股回歸潮只是開場,東南亞獨角獸IPO候場名單排到三年後。真正殺手鐧是「雙幣計價股票」推進速度超預期,人民幣櫃枱日均成交額月增47%。我託金鐘投行朋友打探到,沙烏地阿美正評估港幣-沙特里亞爾雙幣上市方案,若成真將是核彈級催化劑。
快手被貼上「短視頻過氣」標籤實在冤枉。走訪廣州服裝批發市場時,檔口小妹手機同時開著五個快手直播間搶尾單貨。其電商復購率達驚人的65%,短劇業務單月充值額破九億人民幣——這哪是社交平台?根本是台印鈔機。當華爾街糾結DAU增長,本土商家用真金白銀投票。
風險從未遠離。地緣政治黑天鵝可能瞬間蒸發帳面盈利,美元利率風向轉變會引發外資撤離潮。我的保險箱裡永遠存著兩成現金,這是經歷過九七金融風暴的老散教訓:「留一口氣,才能等到翻本那天。」
夜更深了,維港貨輪鳴笛聲穿透玻璃。在港股賭場裡生存的秘訣,從來不是預測風向,而是在暴雨中辨認哪些樹根扎得夠深。那些被錯殺的優質資產,終將在資金迴流時迸發驚人彈性——前提是你要有子彈撐到天亮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