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幫公司新來的香港同事研究滙豐信用卡申請進度,發現雖然官網有說明,但實際操作時總會卡在一些小地方。這種等待核卡的焦慮我懂,畢竟信用卡早一天到手,那些新戶禮和現金回饋就能早一天用上。自己前後申請過三張滙豐卡,摸透了他們線上查詢的門道,今天就連同那些容易踩的坑一併整理出來。
記得第一次申請時,我傻傻等簡訊通知,足足枯等五天沒下文。後來才發現,透過滙豐的「線上進度查詢」系統,資料送出的隔天早上九點半左右就能查到初步狀態。關鍵在於申請時填寫的手機號碼和身分證字號必須完全正確——我有次把身分證末碼的英文字母打成小寫,系統直接顯示查無資料,慌得以為申請被拒,後來才發現是大小寫的問題,虛驚一場。
查詢入口藏在滙豐官網不太顯眼的位置。先點進「信用卡」專區,往下滑到「支援服務」欄位,角落有個「申請進度查詢」按鈕(現在用深藍色標示已經好找多了)。點進去會要求輸入三組資料:身分證字號要大寫、申請書編號(通常是HSBC開頭+9碼數字,簡訊或email裡會有),還有手機號碼最後四碼。這裡最容易出錯的是手機末四碼,很多人填成自己習慣的常用號碼,但其實要填寫申請書上留的那支。
更省事的方法是裝「HSBC HK」APP。登入後在首頁下拉,有個「追蹤信用卡申請」的橫幅,點進去不用輸任何資料,系統直接綁定你的身分顯示狀態。不過這招只適用於「已持有滙豐帳戶」的老客戶,新戶首次申請還是得乖乖走網頁版查詢。APP的狀態更新比網頁快約兩小時,有次我中午在APP看到「審核完成」,網頁版到下午兩點才刷新狀態。
進度欄位常讓人看得一頭霧水。如果顯示「處理中」,代表文件齊全進入審核流程;「補件中」通常會寄email說明缺什麼(我遇過要補薪轉帳戶封面);最驚喜的是突然跳出「審核完成」卻沒收到核卡簡訊——別慌,這狀態表示卡片已在製卡中心,兩天內就會掛號寄出。有次我週五看到「審核完成」,週一中午就收到郵差按鈴,效率比預期快。
若是查詢時跳出「查無申請紀錄」,先別急著重送申請書。檢查三項:身分證字號是否含括大寫英文字母、申請書編號有無抄錯(那個HSBC大寫的H常被看成小寫h)、手機末四碼是否對應申請時填的門號。都確認無誤卻還是查不到,建議直接撥客服(02)6616-6000。我幫同事處理時發現,他申請時填的手機號碼被銀行系統自動去掉國際碼「+886」,導致後四碼對不上,這種系統bug只能靠人工解決。
幾個縮短等待時間的祕訣:避開月底金融機構的結算高峰期申請;財力證明優先上傳三個月內的薪轉紀錄(比存摺封面更有效);若是自由工作者,提前準備年度扣繳憑單。有回我週二上午送件,週四APP狀態就跳「審核完成」,推測是週間前段送件能卡進系統批次處理的順位。現在幫同事查到他卡片已寄出,總算能交差——這篇也算是我被滙豐系統磨練出來的血淚手冊吧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