買房這條路,走過的人才懂那份酸甜苦辣。幾年前,我入手人生第一間公寓,簽約當天興奮得像中了彩券,直到代書遞來那張印花稅單,才驚覺預算被狠狠咬了一口。那筆錢不算大,但累積起來,夠買好幾套傢俱。印花稅常被忽略,卻是房產交易中躲不掉的小惡魔,今天就聊聊怎麼馴服它。
印花稅是什麼?簡單說,政府對契約文件收的稅,買賣房子時,合約都得貼上印花。台灣稅率通常千分之一,比如契約價一千萬,稅就一萬塊。聽起來不多?等你算總賬才發現,它像螞蟻搬家,不知不覺掏空錢包。重點是,這稅隨文件走,無論新房舊屋,貸款或現金交易,都逃不掉。
省錢得靠巧勁。第一招,盯緊地方政府優惠。像去年新北市推首次購屋補貼,印花稅減半,我鄰居趁勢進場,省下八千多。各縣市政策不同,上財政局網站查,或直接跑一趟稅務單位,別懶,資訊就是鈔票。
分階段處理文件也能鑽漏洞。買賣契約和貸款文件分開簽,稅率可能按低標算。舉個實例,我同事去年買中古屋,代書建議他把頭期款和尾款分兩份合約,結果印花稅只付了七千多,比原本少三成。但切記,一切得合法,別玩火。
計算印花稅其實小學數學就夠用。公式固定:文件金額乘稅率。稅率基本0.001,但文件類型不同,可能微調。假設你買預售屋,合約價1200萬,印花稅就是1200萬乘以0.001,等於1.2萬。成屋也一樣算法。實務上,代書會幫你精算,但自己懂,才不會被糊弄。
省下的錢,能多添個書房或升級廚具。買房是長跑,印花稅只是起點的小石頭,跨過去,海闊天空。多問多比較,經驗談都在血淚裡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