廚房裡飄著滷肉香氣,我盯著瓦斯爐上跳動的藍色火焰,心裡卻盤算著剛收到的煤氣帳單。夏天冷氣電費驚人,冬天暖氣開銷也不遑多讓,這筆每個月固定報到的「生活基本款」,繳得實在有點心疼。直到上個月,無意間翻到抽屜深處一張快被遺忘的信用卡權益說明,才驚覺自己當了這麼多年的「盤子」——原來繳煤氣費,用對方法,真能省下不少真金白銀。
以前總是習慣拿著單子到超商繳費,圖個方便,頂多賺個超商點數。後來才發現,這動作無形中把銀行主動送上門的回饋推開了。現在主流瓦斯公司,像欣泰、大台北、欣湖這些,幾乎都開放信用卡線上繳費或設定自動扣繳。關鍵在於,你得挑對那張「神卡」。我花了好幾個晚上,像偵探一樣比對十幾家銀行的權益條款,發現這裡頭學問真不小。有些標榜「公用事業」高回饋的卡,細看條款才發現煤氣費被排除在外;有些則有單筆金額或每月回饋上限,繳大額帳單時根本吃不到甜頭。像我家冬天兩個月一期帳單常破四千,就得避開那些設定回饋上限只有三百元的卡。
實測幾個月下來,有幾張卡確實是瓦斯費剋星。例如某家銀行的「生活繳費神卡」,綁定自家電子帳單並設定自動扣繳,煤氣費直接給2%無上限現金回饋,雖然數字不起眼,但一年六期帳單累積下來,竟也省了近六百元,夠我買好幾杯療癒的拿鐵了。更厲害的是特定行動支付綁卡攻略,像透過街口支付或LINE Pay繳費,再搭配指定信用卡(例如台新街口聯名卡或綁定富邦J卡在LINE Pay),疊加起來回饋率衝上5%不稀奇。這招我上個月試過,帳單三千二,當月回饋金直接多了一百六,感覺像撿到錢。不過要留意行動支付常有名額限制,得設鬧鐘月初搶快。
除了支付工具,瓦斯公司官網的季節性優惠也別放過。像去年底欣泰就推過「線上信用卡繳費滿千送50元超商券」,這種限時活動比信用卡回饋更肥。我現在養成習慣,繳費前一定先上瓦斯公司官網和信用卡APP的「優惠專區」雙重確認。另外,有些銀行會把瓦斯費歸類在「一般消費」,這時若你手上有那種「新戶首刷禮」或「指定通路加碼」的任務還沒達標,順手繳個煤氣費湊數,一舉兩得。
省錢不能只靠支付技巧,源頭節流才是根本。我發現很多人沒搞懂瓦斯費的「累進費率」。以台北為例,基本費之後的度數是分級計價,用量越大,每度單價越高。我家以前冬天愛泡澡,熱水器溫度調得高,瓦斯表跑得飛快,帳單輕易就衝進最高費率級距。後來狠下心把熱水器溫度調降五度,洗澡時間縮短三分鐘,一個冬天兩期帳單居然少了一千多元,效果比搶破頭拿5%回饋還顯著。現在連煮菜都學會「蓋鍋蓋加速煮沸」、「用悶燒鍋省瓦斯」這些婆婆媽媽真傳。
說穿了,煤氣費省錢就是「支付工具疊加」與「用量聰明控管」的雙軌並行。信用卡回饋像撿芝麻,但積少成多;調整使用習慣才是抱西瓜。看著這個月帳單比去年同期少了快兩成,老公笑著說這筆錢夠我們周末多買兩杯精品咖啡。原來柴米油鹽的精打細算裡,也能蒸餾出生活的小確幸。
評論:
熱水器溫度調降真的有用嗎?夏天試過但覺得水溫不夠熱,冬天會不會更冷?有沒有建議調降幾度最平衡?
跪求推薦目前無腦刷瓦斯費回饋最高的卡!比來比去頭好痛,希望不用搶名額的
自動扣繳設定信用卡安全嗎?很怕被多扣款或有問題難追討,有人遇過糾紛嗎?
文中提到煮菜省瓦斯技巧,可以多分享幾招嗎?像悶燒鍋具體怎麼操作?家裡只有小家庭常用快煮鍋
老房子瓦斯管線好像比較耗氣?感覺鄰居新裝潢的用量少很多,該從哪裡檢查管線效率?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