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得第一次申請信用卡的時候,我像個無頭蒼蠅一樣亂撞,結果搞砸了信用評分,還錯過一堆好康優惠。那時才明白,信用卡不是隨便辦辦就好,得玩得聰明點。現在,我靠著這套攻略,每年光回饋就省下好幾萬台幣,簡直像在挖寶藏!今天,就來分享我的實戰心得,幫你避開那些坑,輕鬆賺到獨家回饋。
申請信用卡前,別急著填表,先坐下來好好比較卡種。每家銀行都在玩花招,有的主打現金回饋,有的推哩程累積,還有的搞聯名卡送超商點數。像我之前傻傻辦了一張號稱高回饋的卡,結果發現只在特定通路有用,平時消費根本沒賺頭。後來學乖了,我會先看自己的消費習慣——如果常跑超市,就選像國泰世華的Costco聯名卡;愛網購的話,台新的@GoGo卡現金回饋最高到5%。重點是,別被首刷禮沖昏頭,那些送行李箱或禮券的,往往有陷阱,比如得刷滿高額度才生效。偷偷告訴你,我現在都用App比對各家優惠,像Money101或卡優網,輸入月消費金額,系統自動算出哪張卡最划算,省時又省力。
信用評分是關鍵中的關鍵,銀行最愛看這個決定給不給好條件。以前我以為按時繳卡費就行,結果錯了!評分還看負債比和查詢次數。試過一次短時間內狂辦三張卡,評分直接掉到600以下,回饋率被砍半。後來,我學會控制:每月刷卡不超過收入的30%,繳費全額清掉,避免循環利息;辦新卡前,先查聯徵報告(免費一年一次),確保沒問題才出手。如果評分低,別灰心,從低門檻的卡開始,像玉山銀行的Pi卡,慢慢養信用,半年後就能跳級拿高回饋卡。
獨家回饋這塊,簡直是隱藏版金礦!銀行常推限時活動,比如新戶加碼10%或生日月雙倍點數,但得主動追蹤。我現在養成習慣,每週掃一次銀行官網或Line官方帳號,像中信的LINE點數卡,綁定後消費自動累積,還能換星巴克。更狠的是,搭配行動支付像街口或Line Pay,回饋疊加起來,有時能衝到15%。舉個實例:上個月用富邦J卡刷UberEats,配合優惠碼,一餐省了快200塊。記得,這些獨家好康常只給老客戶或特定族群,辦卡時多問客服,有沒有隱藏版回饋?我靠這招,去年光加油就賺回5000點哩程。
最後提醒,別貪心辦太多卡,管理起來超累。我現在只精選三張主力卡,設定自動扣款,輕鬆賺回饋。記住,信用卡是工具,不是負擔——玩得聰明,生活更省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