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
登录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发帖
首页 北美洲华人 加拿大华人 温尼伯华人 白表入息上限2017 申請資格與入息計算完整指南 ...

白表入息上限2017 申請資格與入息計算完整指南

2025-7-26 22:06:27 评论(0)

那天整理書櫃,翻出2017年的記事本,裡頭夾著張泛黃的計算紙,上面密密麻麻寫著數字,還有幾處塗改液的痕跡。突然想起,那是我幫親戚阿明計算白表入息的日子。時間過得真快,當年那份焦慮與期待,彷彿還留在紙上。公屋申請從來不是簡單的加減數,尤其入息上限這道門檻,卡住多少人的上樓夢。今天就想聊聊,那個2017年,想成功遞出白表,你的收入要怎麼算才不會「超標」。


記得阿明當時在茶餐廳做廚師,太太剛生完小孩在家照顧,兩夫妻加上新生兒,三人家庭剛好卡在申請門檻邊緣。他拿著薪金單問我:「阿傑,我這個月加班多,連雙糧計埋會唔會爆錶?」那時的白表入息上限,對普通打工仔來說,真是要掐著手指算。2017年的標準,一人家庭月入不能超過$11,830,二人家庭是$17,965,到了阿明這種三人家庭,則是$22,390。這些數字現在看來像古董,但當年就是實實在在的生死線。


入息點計?絕對唔係你份糧單寫幾多就係幾多咁簡單。房署計法有自己一套規矩。首先,「入息」包括咩?你份糧、雙糧、勤工獎、佣金、花紅,甚至係你放工後去車房幫手執下零件賺的外快,統統要計!最關鍵係,佢睇你申請前「連續六個月」的總收入,再除六得出平均月入。阿明就係衰在呢度,佢以為計最近一個月就得,結果頭五個月收入普通,偏偏第六個月狂加班,一拉平均,就超出幾百蚊。


計錯數的慘痛例子真係唔少。我仲記得隔離屋陳師奶,以為強積金僱主供款果5%可以扣減,結果冇扣到,白交申請費。又或者樓下後生仔阿偉,份工有房屋津貼,以為係「福利」唔使計,點知房署當係入息一部分。最冤枉係啲收入不固定嘅散工朋友,一時多一時少,自己都估唔準,好易計漏。


點樣避免踩雷?首先,搵齊過去六個月所有收入證明,銀行月結單、糧單、僱主信,一張都唔好漏。其次,記住房署「應計」項目:基本薪金、津貼(交通、膳食、房屋,除非係實報實銷)、佣金、花紅、雙糧、年終獎金,仲有兼職收入。至於「唔計」項目,主要係僱員強積金供款(自己供果部分可以扣!)、傷殘津貼、股息同利息(呢點好多人唔知)。計數時,將六個月「應計」總收入加埋,除以六,再對比番你家庭人數嘅上限,就知得唔得。


仲有個伏位係「非固定收入」。好似花紅、雙糧呢類唔係個月個月有嘅錢,房署點計?佢地會按你過去十二個月拎到嘅次數同金額,平均番去每月度計。例如你份工每年尾先有一次花紅,咁計六個月平均時,就要將上年份花紅除十二,再乘六,加番落去。聽落複雜,但唔理清楚,隨時超標都唔知點解。


遞表前真係要反覆核對。當年我同阿明對咗三次數,仲特登留低六個月糧單副本,用螢光筆mark實每一項收入來源,驚死計漏。佢最後都係因為有個月收多咗特更津貼,要等個期過去,重新計過六個月先敢再遞。白表申請費雖然唔算天價,但白等半年嘅時間成本,對等上樓嘅家庭嚟講,真係好煎熬。


睇住阿明一家後來成功上樓,仔仔而家都讀小學了。佢成日話,當年計入息計到頭暈,但捱過咗就值得。政策數字係冰冷嘅,但背後係一個個家庭對安穩生活嘅期盼。2017年嘅標準已成歷史,但嗰份小心翼翼計算、生怕出錯嘅心情,相信每個申請過嘅人都懂。計啱數,只係第一步,但行穩呢步,先有機會行落去。


評論:


  • 多謝分享!想問如果份工有提供免費宿舍,咁計入息時會唔會當係房屋福利要計入去?定係房署只計現金部分?
  • 文中提到利息唔計入息,但係如果係定期存款嘅大額利息收入呢?會唔會有例外?定係所有銀行利息都唔使理?
  • 好有共鳴!當年我計漏咗公司發嘅超市禮券(當係福利),原來都要折算成市值計入息,結果要重新排過,真係血淚教訓
  • 請問如果申請期間轉咗工,新工人工高過舊工,係咪要即刻申報?定係等到審查先通知房署?驚佢話我虛報。
  • 想確認下:僱主供嘅MPF 5%係唔計入息,但係僱員自己供果5%可以扣除,理解正確嗎?
  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    楼主
    星云泡泡

    关注0

    粉丝0

    帖子778

    最新动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