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
登录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发帖
首页 北美洲华人 加拿大华人 温尼伯华人 美國國債利率,投資人必學的市場趨勢與風險管理 ...

美國國債利率,投資人必學的市場趨勢與風險管理

2025-7-26 22:06:08 评论(0)

深夜盯著螢幕上跳動的美債收益率數字,手指不自覺敲著桌面。隔壁老王上週才把定存解約衝進債市,昨天聚餐時卻皺著眉頭說帳面浮虧5%。這場景是否熟悉?當華爾街日報頭條吶喊「十年期美債突破4.3%」,我們真正該讀懂的是數字背後的市場呼吸節奏。


記得2008年金融海嘯時,十年期美債利率像自由落體般墜到2%,當時我在紐約交易室親眼見證避險資金瘋狂湧入。如今利率倒掛持續十八個月,殖利率曲線每道起伏都在訴說經濟預期。當短債利率高於長債,市場其實在警告:「小心,前方可能有坑洞。」這不是教科書裡的理論,而是去年矽谷銀行爆雷前早已亮起的警示燈。


上個月幫親戚檢視退休組合,發現她重押的科技基金今年波動率飆到30%。「不是說美債最安全嗎?」她困惑地翻著對帳單。問題在於時機——當聯準會放話再加息,那些去年買的二十年期國債價格應聲下跌,帳面損失比股票還兇。債券市場的寧靜海面下,藏著利率風險的暗流,這正是許多投資人踩坑的盲點。


我書架上還留著1994年債市崩盤的紀念品:當時交易員流傳的「債券大屠殺」T恤。那年聯準會暴力升息300基點,長期國債價格暴跌25%。如今面對相似情境,我的避險策略很務實:用兩年期以內短債當避風港,搭配浮動利率債券。就像颱風天不會把船全拴在同個碼頭,債券組合更需要分散存續期間。


最近常被問:「該不該All in美債?」想起2020年3月疫情爆發時,流動性枯竭讓國債竟與股票同步暴跌的黑色場景。真正的風險管理,是在投資組合裡埋入「不相關性」的種子——黃金、抗通膨債券、甚至貨幣市場基金。當市場恐慌時,這些工具會自動形成護城河。


咖啡杯底沉著最後一口冷掉的巴西咖啡,窗外紐約凌晨三點的霓虹燈在雨幕中暈開。十七年市場歷練教會我最重要的事:解讀美債利率從不是看數字本身,而是數字背後全球資金的集體焦慮與渴望。當下次利率決策會議前夜,不妨問自己:這次市場究竟在恐懼通膨幽靈,還是早已聽見衰退的腳步聲?


評論:


  • 想請教現在進場買20年期美債合適嗎?利率似乎還在往上走
  • 文內提到浮動利率債券具體怎麼操作?台灣一般投資人能買到嗎
  • 最近房貸利率跟著美債飆升,作者認為高利率會維持多久?
  • 2008年那段經歷好真實,想聽更多歷史事件當下的市場反應
  • 如果退休族想配置美債,建議用ETF還是直接買債券?
  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    楼主
    咕噜蘑菇

    关注0

    粉丝0

    帖子751

    最新动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