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在整理我的旅行相簿時,突然想起去年飛去京都賞櫻的經歷,那趟旅程能省下近三成的機票費用,全靠一張花旗信用卡的優惠。說真的,身為一個常飛的背包客,我試過各種訂票方式,但花旗卡帶來的驚喜總讓我覺得值回票價。今天就想跟大家聊聊,如何用這張卡聰明訂機票,避開那些隱藏的陷阱,讓你的荷包不至於大失血。
花旗信用卡在台灣市場的定位很特別,它不像其他銀行只推廣基本回饋,而是聚焦在旅行族群上。我手上的那張Citi Prestige卡,光是累積里程的比率就高達每消費15元換1哩,搭配亞洲萬里通或長榮航空計畫,訂張東京來回票可能只需平時一半的花費。還記得有次臨時要飛新加坡,透過花旗專屬App預訂,不僅拿到8折碼,還附贈免費機場接送,省下的錢足夠我在當地吃頓好料。
不過,優惠背後藏著些魔鬼細節。比如年費要價上萬元,聽起來嚇人,但如果你像我一樣每年飛個三四趟,光貴賓室無限次使用和旅遊不便險就值回本了。關鍵在於「提前規劃」:我習慣在航空公司淡季促銷時出手,再疊加花哩程兌換,去年一趟歐洲行省了近兩萬台幣。順帶一提,別忘了檢查條款,有些特價票限制哩程累積,花旗的客服專線幫我避過好幾次坑。
實戰中,我發現最划算的組合是搭配旅遊平台。舉例來說,用花旗卡在Agoda訂機加酒,常觸發額外10%回饋,再加上App的即時推播通知,搶到限時優惠像撿到寶。但新手得小心,別被低價沖昏頭——我有朋友因沒注意黑名單日期,結果哩程過期白忙一場。總之,這張卡像個旅行夥伴,用對了能讓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口上。
如果你也愛四處跑,真心推薦花點時間研究花旗的優惠結構。從申請到實戰,每一步都藏著省錢機會,試著從短程航班開始練手,慢慢你會發現,旅行不再是燒錢的奢侈,而是充滿驚喜的投資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