買二手車這件事,說起來輕鬆,但真動手時才發現手續多到讓人頭痛。我記得第一次買二手車時,差點被賣家忽悠,車子開回家才發現引擎有異音,修起來花了好幾萬。從那之後,我學乖了,每次交易都按部就班來,現在幫朋友看車,總提醒他們別貪便宜跳過細節。
準備階段是關鍵,先抓個預算出來。台灣二手車價差大,像Toyota Altis五年車可能二十萬搞定,但進口車如BMW三系列,同樣年份要四十萬起跳。建議上網比價,用8891或二手車王這些平台查行情,別光聽車商吹噓。上個月我幫同事看一輛Honda Fit,車商開價十五萬,結果一查同款車平均才十二萬,硬是砍了三萬下來。
找車時,優先選口碑好的車商或自售賣家。路邊那種掛牌急售的,十個有九個是陷阱。最好約白天試車,帶個懂車的朋友一起。引擎蓋一打開,先看有無漏油或銹蝕,輪胎磨損程度也能看出前車主怎麼開的。試駕別只在市區繞,上快速道路拉轉速,聽聽變速箱換檔順不順。我有次試一輛Nissan Tiida,市區開起來ok,一上高速就抖個不停,當場打退堂鼓。
談妥價格後,別急著付錢。白紙黑字寫合約,註明車況、里程數和保固條款。付款方式用銀行轉帳或支票,避免現金交易沒憑據。記得要賣家給齊證件:行照、原廠保養紀錄和出廠證明。少了任何一樣,過戶就卡關。
過戶手續最繁瑣,得跑監理站。雙方帶身分證、印章和行照,填異動登記書。費用大概幾百塊,但得驗車先。找代檢廠比較快,檢查燈光、煞車和排氣。如果驗不過,像排氣超標就得先修,我遇過一次,修了五千才過關。保險別忘了辦,強制險一定要轉移,不然出事沒得賠。第三人責任險建議加保,二手車零件老舊,碰撞風險高。
全部搞定後,別以為結束了。定期保養不能偷懶,尤其變速箱油和煞車油,老車常出問題在這。稅金每年要繳,燃料稅和牌照稅按排氣量算,小車一年一萬內,大排氣量可能破兩萬。總之,買二手車是省錢,但手續馬虎不得,寧可多花時間檢查,也比事後修到哭好。
評論:
過戶時賣家不在場怎麼辦?委託書怎麼寫才有效?
上次買中古車沒查事故紀錄,結果是泡水車,怎麼避免?
驗車排氣沒過,修了三次還不行,有解嗎?
自售賣家說不用簽合約,直接現金交易,風險大不大?
保險轉移後,新車主出險會影響原車主紀錄嗎?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