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
登录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发帖
首页 北美洲华人 加拿大华人 温尼伯华人 長期服務金上限規定及計算方式詳解

長期服務金上限規定及計算方式詳解

2025-7-26 22:05:02 评论(0)

你知道嗎?我前幾天幫一位在紡織廠做了28年的老師傅算長期服務金,他拿著一大疊薪資單的手都在抖。這筆錢對退休生活太重要了,但算法像迷宮,一個數字填錯,可能就少掉半年的菜錢。在茶水間聽過太多人抱怨:「明明做那麼久,怎麼領到的和想的不一樣?」今天就用我處理過上百宗案例的經驗,把這塊硬骨頭嚼碎了講給你聽。


台灣的長期服務金,法律上叫「退休金」,主要看《勞動基準法》第55條這塊鐵板。它像個沉默的裁判,規定雇主必須在員工退休時給錢。重點來了:這錢不是老闆心情好賞的,是你用年資一點一滴鑄出來的權利。但別急著開心,屋簷再高也有天花板——這就是「平均工資」和「45個月」這兩道緊箍咒。我見過不少高階主管,離職前月薪衝上20萬,最後領的數目卻讓眼鏡碎一地,為什麼?就是撞到天花板了。


算錢第一步得抓出「平均工資」,這可是地基。不是用最後一個月薪水矇混過關,要往前推半年,把真正落袋的薪水、加班費、績效獎金全攤在陽光下加總,再除以六。去年有個物流司機阿雄,最後兩個月狂跑夜班,加班費飆高,以為能多撈一筆。結果呢?公司用前六個月均薪算,夜班高峰期早過了,均薪硬是少八千。白紙黑字攤開,他只能搖頭苦笑。


真正肉搏戰在「年資計算」。新舊制像兩條平行鐵軌,2005年7月1日勞退新制上路是個分水嶺。這天之前的年資,舊制算法是:前15年,一年換兩個基數;15年後多做的,一年給一個基數。新制年資呢?一年穩穩換半個基數。聽起來像數學題?舉個實例:廠務老陳做了25年,舊制年資佔18年(新制前13年+新制後5年)。舊制部分:前15年拿30個基數(15年x2),後3年拿3個基數;新制5年拿2.5個基數。總基數=30+3+2.5=35.5。若他平均工資4萬,理論能拿142萬?且慢!天花板等著呢。


這就是最讓人捶心肝的「45個月上限」。就算你基數算到50個月、60個月,依法最多只能領45個月的平均工資。我經手過最唏噓的案子,是某科技公司研發副總,年資30年,平均工資破25萬。基數算出來高達52個月,理論值1300萬!但天花板一壓,實領1125萬,眼睜睜蒸發175萬。他握著計算書沉默很久,最後只說:「原來拚命衝高薪,退休時反而被懲罰。」


魔鬼藏在細節裡。很多人以為「自請離職就一毛沒有」,錯!依《勞基法》第14條,如果公司欠薪、逼你簽賣身契、或惡意調職降薪,你拍桌走人照樣能討服務金。還有更隱形的陷阱:公司若在你要退休前,惡意調動職位降薪水壓低「平均工資」,法院判例可是站在勞工這邊的。去年就有位超市課長勝訴,法院認定公司在他退休前三個月突然調去倉庫降薪是耍手段,命令用原薪資重算!


最後給句實在話:千萬別等到要退休才抱佛腳。我建議至少提前三年開始「盤家底」:每年向公司要書面薪資明細,確認勞保投保薪資沒被低報,把加班紀錄像存摺一樣收好。曾幫一位阿姨發現公司十年來用「本薪」算加班費,但全勤獎金、伙食津貼全沒計入,一追就討回二十幾萬。你的退休金不是數字,是晚年的尊嚴,現在不盯緊,難道等牙掉光了才啃硬骨頭?


評論:


  • 看完背脊發涼我舊制年資有12年,新制又累積11年,平均工資6萬多,這樣天花板會砍到我嗎?能不能幫試算?
  • 請問如果被公司用「不能勝任」理由資遣,但實際是逼退,還能爭取服務金嗎?手上只有隱形排擠的間接證據
  • 外籍勞工適用嗎?廠裡越南大姐做了14年要回去了,她一直問我這件事
  • 文中提到高薪會被懲罰,那月薪超過15萬的人,是不是乾脆把年資控制在15年內最划算?
  • 2004年進公司的卡在尷尬點!舊制只吃到1年,新制年資又長,感覺兩頭不到岸啊
  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    楼主
    云朵章鱼

    关注0

    粉丝0

    帖子765

    最新动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