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夜整理書房,從檔案夾裡滑出一張泛黃的證書。那是十年前用持續進修基金(CEF)報讀葡萄酒品鑑課程的結業紙。指尖摩挲紙張粗糙的邊緣,忽然想起上週茶餐廳聽見的對話——兩個中年師傅愁眉苦臉咬著菠蘿油:「公司引入新機器,操作全英文介面,搞唔掂就等炒魷魚囉!」
香港這地方,原地踏步就是退步。政府2002年推出持續進修基金,原意是給打工仔一條求生索。廿年過去,這條索子還在,但太多人要么不知道怎麼抓,要么抓錯了地方。見過會計文員花光資助學插花,結果公司裁員時連最新稅務軟件都不會用;也見過裝修師傅咬牙讀完BIM建築資訊模型課程,轉身就接了幾單豪宅項目。關鍵從來不在那一萬蚊,而在你有沒有把錢變成撬動命運的支點。
持續進修基金像把瑞士軍刀,有人拿來開罐頭,有人用來雕花。最近勞工處悄悄更新系統,連「寵物美容師認證課程」都列入名單,時代確實變了。但核心始終沒變:那筆錢不是慈善施捨,是給敢把人生砍掉重練的人的啟動金。書架上那張葡萄酒證書旁邊,現在放著我用基金考取的咖啡師金章證書。誰說四十歲不能由頭來過?燒滾水,磨豆子,新一輪萃取才剛開始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