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得幾年前剛搬到香港時,我迷上美國網購,但每次刷信用卡都心痛到不行——手續費高、匯率差,還差點被詐騙。那時不懂門路,白白浪費好幾千港幣。現在,我成了美國網購老手,靠著幾招省錢又安全的技巧,不只荷包滿滿,購物體驗也更安心。今天就來分享這些實戰心得,希望幫大家避開我踩過的坑。
省錢的關鍵在信用卡選擇。香港不少銀行發的卡,專門針對海外消費設計,像渣打或匯豐的Visa Signature,海外交易回饋高達4%。我自己常用這張,搭配美國網站促銷季,買台MacBook省下近2000港幣。重點是別用港幣結帳,選美元支付避開銀行匯率加價。銀行匯率常比市場高1-2%,舉例來說,買件100美元外套,用港幣結帳可能多付10幾蚊,積少成多很可觀。
另一招是活用現金回饋平台。美國網購平台如Rakuten或Honey,連結信用卡後自動追蹤優惠碼。我上月買相機鏡頭,原價800美元,用Honey找到85折碼,加上信用卡5%回饋,省了快150美元。別忘了比較運費,有些美國站點提供免運到香港,像Amazon Prime會員,年費折算港幣才300多,買幾次就回本。這些技巧聽來簡單,但實測過才知差別有多大。
安全問題更不能輕忽。美國網購詐騙多,我曾遇過假網站盜刷,幸好及早發現。首要原則是只上HTTPS加密網站,瀏覽器網址列有小鎖圖示才安心。付款時,絕對別用儲值卡或直接輸入卡號,改用PayPal或虛擬信用卡。香港中銀的虛擬卡功能超實用,單次交易限額設定,萬一被盜刷損失有限。另外,開啟銀行交易通知,我設了SMS即時警報,一有異動馬上處理。
最後,日常習慣也影響安全。別在咖啡廳用公共Wi-Fi下單,容易遭中間人攻擊。我習慣在家連VPN加密連線,尤其買高價品時。定期檢查信用卡帳單,每月核對交易紀錄,發現可疑立刻凍結卡片。省錢和安全是一體兩面,多花點心思,就能享受美國網購樂趣無負擔。大家試過哪些技巧?歡迎留言聊聊你的經驗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