剛從香港回來,落地那刻聞到維港熟悉的鹹濕空氣,才想起這幾年幫多少朋友查過入境資料。每次總有人漏帶文件,在機場手忙腳亂翻手機。香港規矩變動快,上個月幫客戶辦商務簽,發現連海關人員都在提醒新調整的申報流程。這篇把最新門檻和隱藏地雷一次攤開,全是親身踩過的教訓。
證件是硬門檻,但魔鬼藏在細節裡。台灣朋友帶護照和台胞證就行,可別以為台胞證隨便塞包包就好。去年陪李老闆過關,他證件塑膠套邊角磨白,海關當場要求撕開檢查防偽標——結果內頁差點撕裂。現在我都提醒人:證件別包膜,影本備三份(酒店、隨身、託運行李各一),正本用透明夾單獨放。過關時翻不到證件的人,眼神比丟錢包還絕望。
簽證類型比茶餐廳菜單還複雜。旅遊簽最簡單,但商務簽要香港公司邀請函正本,上回幫新加坡客戶辦,對方HR竟傳掃描件,害我們在機場貴賓室狂打電話。工作簽更棘手,除了僱主證明,勞工處批文號碼得用鉛筆寫在文件右上角——這規矩連本地秘書都可能漏。學生簽記得帶入學許可,海關真會當場連線學校查證,親眼看過留學生被帶到小房間等驗證。
海關申報單別亂勾。帶現金超過12萬港幣要申報,但「現金」包含旅行支票和無記名債券。去年珠寶商王太戴著百萬翡翠項鍊,以為珠寶不算現金,結果被扣兩小時解釋來源。常用藥品更危險,含可待因的止咳水、安眠藥都要醫生紙,我藥盒裡半顆史蒂諾斯被翻出來時,海關手套都戴上了。
過關時眼神別飄。海關問停留天數,答「大概一週」絕對被追問。上個月前面大叔說住親戚家,被要求背出旺角地址,他支吾時職員直接按警鈴。最穩是遞上酒店訂單紙本,訂單姓名要和護照完全一致——拼音差個空格都可能被攔。電子菸千萬別藏行李,去年機場垃圾桶塞滿沒收的菸彈,空氣都是草莓尼古丁味。
回程機票可別存在手機裡。海關要查離境證明時,偏偏網路卡頓打不開PDF的案例我看過十幾樁。現在都教人把電子機票編號寫在護照封面內側,職員敲鍵盤三秒就放行。轉機客更要留意:持中國護照經香港飛第三國,記得打印全程登機證,否則會被當成偷渡客——深圳張小姐上月因此誤機,在禁區哭到睫毛膏全花。
機場到市區的交通暗藏玄機。凌晨抵達別賭巴士班次,今年三月時刻表又改了。的士站排隊時,紅綠藍車頂燈代表不同營運區,跳上綠車說去尖沙咀?司機會甩門拒載。最穩是買八達通,但自動販賣機只收50/100紙鈔,建議在台灣先換好百元港鈔。上次看韓國遊客塞千元大鈔買卡,後面隊伍足足堵了二十分鐘。
現在入境雖不用填健康申報,但發燒別硬闖。體溫檢測儀藏在入境廳燈箱後,四月有旅客吃退燒藥過關,結果觸發警報全通道封閉。敏感時期帶政治標語衣物更危險,上週T恤印某標語的澳洲背包客,當場被帶進詢問室剪衣服。香港規矩像潮汐,每月都有新暗流,出發前72小時再刷一次入境處官網,比求神拜佛實際得多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