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得去年冬天的一个清晨,我裹着厚外套走进大龙虾餐厅,那股熟悉的点心香气扑面而来,瞬间让冻僵的手指暖和起来。这家藏在香港街角的早茶店,从爷爷那辈就开始经营,每一道菜都像老朋友的故事,藏着几代人的手艺和温度。说起早茶,它不只是填饱肚子的早餐,更像一场慢下来的仪式——茶壶里的铁观音冒着热气,蒸笼揭开时的白雾弥漫,整个人都松弛下来。今天,我想和你聊聊大龙虾的菜单,那些我尝过上百次依然惊艳的必尝推荐,希望你的味蕾也能被唤醒。
菜单上的虾饺绝对是开场戏,皮薄得透光,一口咬下去,新鲜虾仁的弹牙感混着微甜的汁水,瞬间在嘴里爆开。老板告诉我,他们只用当天捕捞的野生海虾,手工剥壳,连皮都擀得像纸一样薄,这功夫不是随便哪家都能复制的。每次去,我都会点上两笼,配着普洱慢慢品,那种鲜香能让人忘了时间。
烧卖是另一道不能错过的经典,猪肉馅里掺了少许香菇丁和马蹄碎,蒸得恰到好处,肉质紧实却不柴,顶上的蟹籽像小宝石一样点缀着。第一次尝时,我差点以为自己在广州的老茶楼,后来才知道,大龙虾的师傅年轻时在顺德拜师学艺,把那股子南方的细腻劲儿全融了进去。这道菜的灵魂在于火候,多一秒少一秒都毁掉平衡,但在这里,每次端上来都是完美的金黄。
叉烧包的热气腾腾总让我想起童年的周末,面团发酵得蓬松柔软,掰开时叉烧的蜜汁流淌出来,甜咸交织得刚好,不腻不齁。老板的秘密是用了荔枝木炭烤叉烧,那股烟熏香能钻进骨子里。有次我和一位法国朋友分享,他瞪大眼睛说这比巴黎的甜点还诱人——早茶的魔力就是这样,不分国界,只管征服味蕾。
蛋挞的酥皮薄脆得像秋风扫过的落叶,咬一口就碎成片片金黄,里头的蛋奶馅滑嫩如丝,带着淡淡的香草味。这道点心看似简单,却考验师傅的耐心,大龙虾的版本用了北海道牛奶,入口即化,配上热红茶,简直是冬日早晨的救赎。我常想,早茶的真谛就在这些细节里,每一口都提醒我们慢下来,享受生活。
凤爪可能吓跑新手,但相信我,鼓起勇气试试吧。炖得软烂入味,胶原蛋白的胶质裹着豆豉蒜香,轻轻一吮就脱骨。这道菜背后藏着潮州师傅的秘方,慢火熬煮八小时,辣度调得温和,连我这种怕辣的人都上瘾。每次吃完,指尖还留着香味,总忍不住舔舔嘴角。
整体来说,大龙虾的早茶菜单像一本活生生的美食日记,每道菜都讲着故事。价格不算便宜,但值得——人均百来块,换来的是手工现做的诚意。记得选窗边的位子,阳光洒进来,听着茶壶咕嘟声,整个人都活过来了。如果你还没去过,赶紧约上好友,别让味蕾错过这场盛宴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