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得去年在伦敦出差时,我突发便秘,跑遍了药店却说不清想要的东西。店员一脸困惑,我只好比划着描述那个小瓶子,最后才搞明白——原来开塞露的英文是 \指的是栓剂形式,强调它是塞入使用的。有时也听到 \更偏向灌肠液,实际中医生和药剂师更认 \这个说法,因为它精准覆盖了常见形态。
国际通用名称上,问题更微妙。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非专利药品名(INN)里,甘油是 \或 \基本通用,都指向同一种化学物质。不过,旅行时最好带原包装或写清楚 \for constipation relief\,免得文化差异闹误会——在亚洲,开塞露常是液态,欧美多是固体栓剂。
深挖一下,甘油的历史挺有趣。19世纪它就用于医疗,最初从肥皂工业副产品提取,现在合成技术让它更安全。但用开塞露别大意:过量会导致依赖或电解质失衡,尤其老人小孩。我见过有人误当口服药,结果肠胃不适——提醒大家,严格按说明外用。全球用药习惯也反映医疗差异:在资源匮乏地区,开塞露是廉价急救品;发达国家,则强调替代疗法预防便秘。
总之,语言是工具,健康是根本。下次出国,随身记下 \glycerin suppository\,能省不少麻烦。你有类似经历吗?欢迎聊聊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