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冬的多伦多寒风刺骨,我和几个老友缩着脖子钻进央街那栋玻璃幕墙建筑时,鼻腔里先捕捉到一丝牛油锅底的醇香。海底捞的金色招牌在雪夜里亮得温暖,门童掀开帘子的瞬间,热腾腾的雾气混着笑声扑面而来,像跌进喧闹的人间烟火场。
等位区像个小游乐园。穿围裙的女孩端着现炸小酥肉穿梭派送,美甲师在角落给客人画圣诞主题彩绘,朋友被魔术师用扑克牌逗得前仰后合。我捧着热乎乎的冰糖雪梨茶看透明厨房里师傅抻拉面,面团在他手中忽长忽短,最后\话音刚落,隔壁桌突然爆出欢呼——穿川剧戏服的演员踩着鼓点变脸,红脸谱甩袖变成蓝脸那刻,热辣花椒香正巧漫过我们桌沿。
加拿大AAA级雪花牛肉在辣锅里三起三落后入口即化,手打虾滑里藏着脆爽马蹄粒。最惊艳的是冰镇鲜毛肚,Allen掐着秒表帮忙涮烫:\脆嫩弹牙的毛肚裹满蒜泥香油时,窗外零下二十度的夜景都成了暖色背景板。
吃到酣畅处Allen端来意外惊喜——朋友闲聊时提了句生日临近,转眼推车上摇摇晃晃来了发光蛋糕,全组服务生举着灯牌合唱改编版《枫糖浆》。隔壁加拿大老太太探头笑问:\她学着拍手打拍子,番茄锅里翻滚的绣球菌咕嘟咕嘟应和着。
结账时账单比预想温柔。人均六十加币吃出米其林体验,离店时服务生追到电梯口塞来暖手袋:\袋里贴着便签手写火锅配方,背面画着Q版加拿大鹅。玻璃门关上那刻回望,等位区依然坐满人,空气里花椒香像无形的钩子,勾得人想立刻预约下次重逢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