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我开车穿过Markham的街道,那股熟悉的香味总让我忍不住停车。这座城市简直就是美食的宝藏箱,尤其是对于像我这样游历过全球的人来说,它融合了亚洲的精华和中西方的创新。记得去年冬天,我和家人在这里过圣诞,我们无意中走进一家小巷里的粤菜馆,那热腾腾的蒸鱼和香脆的点心瞬间驱散了寒意。今天,我想分享一些必尝的餐厅,不是那些浮在表面的推荐,而是基于我反复光顾的体验——这些地方不只是填饱肚子,而是让你感受到社区的温暖和厨师的匠心。
说到Markham的粤菜,渔人码头绝对是我的首选。这家老店藏在Kennedy Road附近,门面不起眼,但一进去,那股海鲜的鲜香就扑面而来。老板老王是香港移民,他坚持每天从安大略湖采购活鱼,我尝过他们的姜葱龙虾,肉质弹牙得让你忘了这是冷冻季节。更棒的是,他们的服务像老朋友一样,上次我带了个挑剔的法国朋友,老王亲自出来推荐菜式,还聊起了他年轻时在香港大排档的趣事。这不是快餐,是种文化传承,人均消费约30加元,值得提前预订,因为周末总是爆满。
如果你偏爱点心的精致,龙珠茶餐厅在Highway 7上是个不能错过的点。我常和本地华裔朋友约在这里吃早茶,那些虾饺和烧卖简直是艺术品——皮薄馅足,一口下去汁水四溢。记得有次我带了本日本美食杂志的编辑,他对这里的叉烧包赞不绝口,说比东京的米其林店还地道。餐厅氛围轻松,墙上挂着老照片,讲述着移民故事,人均20加元出头,适合家庭聚会。但别只点标准菜单,试试他们的创新菜,像黑松露小笼包,那融合风味会让你惊喜。
多元文化是Markham的灵魂,所以我必须提大统华超市内的美食广场。这不是传统餐厅,但每次我逛完超市,总忍不住在摊位上逗留。韩国阿姨的泡菜炒饭火候恰到好处,辣中带甜,配上新鲜蔬菜,才10加元一份。上周我去时,正巧碰上台湾小吃摊的老板在教顾客做蚵仔煎,我边吃边学,感觉像在街头市集旅行。这种地方教会我:美食不只在高档场所,也在日常烟火中,人均15加元搞定,方便又实惠。
最后,想说说新开的日式拉面屋“樱之味”,在Main Street Unionville。店主是从大阪搬来的夫妻,汤底熬了12小时,骨头汤的浓郁让我想起在京都的旅行。我点过他们的招牌豚骨拉面,面条劲道,叉烧入口即化,配上溏心蛋,简直是冬日救星。价格约18加元,小贵但物有所值。去之前,我建议傍晚去,避开午餐高峰,坐在窗边看夕阳下的古镇,那一刻食物和风景完美融合。Markham的美食清单不止这些,但这些都是我心头好——它们不只是餐馆,是故事的载体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