路灯刚亮起来的时候,拐进那条被梧桐树荫罩着的小街,空气里那股子混着孜然、辣椒和油脂焦香的味儿就勾住了鼻子。不是那种千篇一律的连锁店味道,是带着点粗粝江湖气的烟火香。曲小姐的店就杵在那儿,门头不大,红底金字的招牌亮得晃眼,玻璃窗里人影晃动,烤炉上滋滋冒油的声响隔着门缝都能听见。推门进去,喧闹声、杯盘碰撞声、伙计嘹亮的吆喝声一股脑涌过来,像一脚踏进了某个热闹的码头集市。
菜单是张硬实的卡纸,边角都磨得有点卷了,拿在手里沉甸甸的。翻开来,扑面就是“招牌烧烤”那一页。别的先不说,那“秘制炭烤牛肋条”是每桌必点的狠角色。端上桌的样子看着朴实,棕红的肉块上点缀着孜然粒和辣椒粉,炭火气直往鼻子里钻。筷子夹起一块,沉甸甸的,咬下去先是一层微焦带脆的壳,紧接着牙齿就陷入了嫩得惊人的肉里,丰腴的肉汁混着浓郁的炭香在嘴里炸开,一点不塞牙,肥瘦相间的地方尤其销魂。老板说这肋条得提前一天用十几种香料腌透了,再让炭火的慢功夫一点点逼出它骨子里的野性。
烧烤江湖里,掌中宝算是个奇兵。别家多是油炸,曲小姐这里偏用炭火慢烤。一串串鸡脆骨烤得金黄透亮,裹满了秘制的干料。送进嘴里,“咔嚓”一声脆响,嚼劲十足,香、辣、麻、脆几种口感在齿间打架,越嚼越上瘾,是下酒的一等一好手。还有那炭烤大虾,个头实在,虾壳烤得酥脆焦香,几乎能连壳一起嚼了。虾肉却紧实弹牙,带着海味的鲜甜,一丝若有似无的蒜蓉酱的香气缠绕其中,分寸拿捏得刚好。
翻过烧烤这页,“江湖菜”三个大字带着一股子豪横劲儿。打头阵的“火爆双脆”,端上来就是一股子冲人的镬气。黄喉和鸭胗切得薄厚均匀,在滚油和辣椒花椒的猛烈攻势下迅速蜷曲成熟,口感脆嫩得惊人,裹着红亮亮的酱汁。夹一筷子,麻、辣、鲜、香、烫同时在口腔里引爆,吃得人额头冒汗,筷子却停不下来,非得扒拉两口米饭压压那股子火爆劲儿才舒坦。这菜吃的就是火候和师傅颠勺的功力,慢一秒老,快一秒生。
“泡椒牛蛙”是另一番江湖风情。硕大的牛蛙腿肉饱满得像蒜瓣,浸在红艳艳的泡椒汤汁里。夹起一块蛙腿,雪白的肉颤巍巍的,入口先是泡椒发酵后特有的酸辣咸鲜,霸道地打开味蕾,接着是蛙肉那极致细嫩、近乎滑溜的口感,酸辣过后,一丝回甘悄悄泛上来,层次分明。汤汁里浸着的魔芋和丝瓜吸饱了精华,比蛙肉还抢手。听说掌勺的大师傅是重庆过来的,那一坛子老泡椒水,就是他的江湖令箭。
最让人意外的是那道“香煎手工黑豆腐”。看名字平平无奇,端上来却是外皮煎得金黄微皱,里面是沉甸甸、近乎墨色的黑豆腐。咬开焦壳,内里是难以想象的细嫩绵密,带着浓郁的豆香和一股独特的草木清气。蘸上特调的辣椒腐乳汁,咸鲜微辣把豆香烘托得更加深邃。这豆腐是店里每天现磨黑豆做的,费时费力,却成了许多老饕心中白月光般的存在,在重油重辣的江湖里辟出一方清幽。
坐在略显油腻的方桌旁,听着周围划拳笑闹的市井声,啃着油滋滋的烤串,再灌下一口冰得透心凉的啤酒,杯壁上凝结的水珠顺着手指往下淌。看着伙计端着吱哇作响的铁板穿梭在拥挤的桌椅间,空气里弥漫着各种香料和食物猛烈碰撞后产生的、难以复制的复合香气。那一刻突然就懂了,曲小姐的菜单上写的哪是菜名,分明是一张张通往烟火江湖的船票。味道霸道,人情味更浓,吃得满头大汗、嘴角流油,心里却觉得无比踏实畅快。这大概就是藏在市井深处,最活色生香的生活本味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