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风裹着咸腥气从巷口钻进来时,我知道东记快到了。这家藏在老码头边二十几年的馆子,招牌被油烟熏得发黄,门口永远摞着几层塑料水箱,帝王蟹的钳子偶尔不耐烦地敲打箱壁。带过三拨外地朋友来,最后都成了回头客。家庭聚餐选这儿,图的就是那股子市井烟火里的扎实劲儿,还有几道闭眼点都不会出错的镇店菜。
头一道必是古法姜葱炒蟹。不是花哨的避风塘,也不是浓油赤酱的香辣蟹,就是最考验镬气的姜葱爆炒。选的是当季肥厚的红花蟹,斩件后蟹壳边缘炸得微微焦脆,锁住蟹肉的甜润。猛火快攻下,姜片煸得金黄卷边,葱段碧绿生脆,勾一层薄薄的玻璃芡,汁水全挂在蟹壳凹凸的纹路上。上桌那股霸道香气,能压住整桌的喧哗。筷子尖挑开蟹钳,雪白的肉一嘟噜滚出来,蘸点盘底浸透了蟹鲜的姜葱油,连壳缝里的汁都得嘬干净。家里老人嫌剥蟹麻烦?后厨能代拆蟹肉,堆成小山直接勺着吃,过瘾。
盐焗奄仔蟹是懂行老饕的暗号。奄仔蟹就是刚换壳的软壳青蟹,全身连脚尖都能嚼碎下肚。东记的做法粗犷又精细:粗盐混着花椒八角在瓦煲里炒到滚烫,整只蟹埋进去焗。揭盖瞬间咸香冲天,蟹壳被盐粒镀成哑金色。小心撕开,膏黄半凝流动,像熔化的琥珀。最妙是软壳的口感,酥脆里带点糯,咸味只停在表面,内里的蟹肉依然清甜回甘。孩子捧着蟹盖挖膏吃,能安静十分钟。
若带牙口不好的长辈,手打墨鱼饼煎酿三宝是隐藏的王牌。鲮鱼肉胶摔打上千次,掺进弹牙墨鱼粒,捏成厚墩墩的圆饼。油煎到两面焦黄,中间却嫩得像豆腐。垫底的酿三宝更有意思——苦瓜掏空塞肉糜、青椒填满虾滑、茄子夹着鱼蓉,一碟尝遍山海。墨鱼饼蘸点蜢子虾酱,咸鲜撞上焦脆,隔壁桌小孩总伸勺子过来偷舀。
汤水要选石橄榄炖海螺头。潮汕人最懂这味草药的好。青橄榄的涩早被老火炖化,汤色清亮,浮着几粒油星。螺头肉厚实如鲍鱼,咬下去却嫩中带脆。喉咙发干时灌半碗下去,从舌根漫开一丝甘凉,压得住海鲜宴的燥气。上次带咳嗽的侄子来,喝完竟不咳了,二舅妈追着问配方,老板娘只笑说药材是托汕尾老船工带的。
家庭聚餐点菜有门道。五口之家的话,两只蟹(炒蟹+盐焗蟹)配墨鱼饼,加个椒盐九肚鱼下酒,汤选石橄榄螺头,最后上盘虾酱啫通菜梗收尾。孩子多就加份黄金炸鱼皮,比薯片还抢手。记得提前三天订二楼包间,窗外能望见渔船归港。老板阿东叔心情好时,会端出自酿梅子酒赠客——那是三十年前他娶老婆时腌下的,现在喝一口,酸甜里还能咂摸出点旧时月色。
(:)
盐焗奄仔蟹的季节限定到几月?上周去说卖完了
墨鱼饼煎酿三宝能单点苦瓜酿吗?老爸就爱那口苦后回甘
人均大概多少?下月想办八十大寿怕超预算
石橄榄汤里的螺头是哪种螺?自己买回来炖总发硬
求问梅子酒能不能外带!上次尝了小杯惦记半年了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