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末清晨的多伦多唐人街,空气里飘着虾饺和叉烧包的香气,总让我想起小时候在香港的茶楼时光。移民到这里二十年,我几乎尝遍了每一家早茶店,从拥挤的街角小店到高档酒店的雅座。早茶不只是早餐,它是一种仪式——推着小车的老伙计、滚烫的茶壶、家人围坐的喧闹。但多伦多的早茶场景变化太快,新店崛起老店凋零,真正值得回味的屈指可数。今天,我分享这份榜单,不是随便打分,而是基于上百次亲身体验的沉淀。
龙翔阁在士嘉堡那家分店,永远是我的首选。第一次去是十年前一个雪天,推门进去的热气扑面而来,点心车吱呀作响,带位的老伯用粤语招呼着熟人。他们的虾饺皮薄得透光,虾肉弹牙鲜甜,配上姜醋汁,一口下去汁水四溢。凤爪炖得软烂入味,香料平衡得刚好,不抢戏。价格公道,人均三十加元左右,周末早上去总得排队,但那份烟火气值得。记得带新朋友去,他们总被那碗热腾腾的皮蛋瘦肉粥惊到——米粒绵密,肉丝嫩滑,暖胃又暖心。
市中心金融区的翠园藏在Metropolitan Hotel里,走高档路线,适合商务宴请或特殊日子。环境优雅,水晶灯低垂,服务生穿制服端茶倒水。点心精致得像艺术品,比如松露黑豚肉烧卖,黑松露的香气微妙提升肉馅的层次,每一口都贵但值。不过分量偏小,人均轻松过五十加元,我建议点他们的招牌流沙包,金黄外皮咬开爆浆,咸蛋黄和奶香的融合绝了。缺点是太安静,少了传统茶楼的喧闹劲,偶尔带爸妈去,他们嫌不够“接地气”。
唐人街的金丰开了快四十年,是本地老饕的据点。周末早上去,大堂人声鼎沸,推车阿姨嗓门洪亮,点心现做现蒸。他们的叉烧酥是我的心头好——酥皮层层叠叠,叉烧馅甜咸适中,出炉时烫手,配壶铁观音解腻。价格亲民,二十加元吃饱,但环境老旧,椅子吱嘎响,空调时好时坏。去年带儿子去,他迷上了他们的糯米鸡,荷叶包裹的鸡肉香菇软糯喷香,他说比学校食堂强百倍。提醒一句:早点去占位,十点后队伍能排到街角。
北约克的君怡融合了现代风,适合年轻人聚会。开放式厨房能看到师傅捏点心,速度快但质量稳。尝试过他们的创新菜如麻辣小龙虾饺,辣度适中,虾肉Q弹,川味混粤式很惊喜。人均三十五加元,周末有live音乐,氛围轻松。不过传统派可能嫌它少了灵魂——没有推车,得扫码点单。我常约朋友去,边吃边聊,他们的榴莲酥酥脆不腻,榴莲味浓郁却清爽,配冰镇柠檬茶绝配。
最后提提东区的Skyview Fusion,新秀但势头猛。老板是二代移民,把早茶玩出花样,比如黑松露带子饺,带子鲜甜松露提鲜,一口一个停不下。价格中档,三十加元上下,环境明亮干净,停车方便。但点心偏西化,肠粉用菠菜汁染绿,老茶客可能皱眉。带女儿去过,她爱死他们的芒果布丁,滑嫩不甜齁。多伦多的早茶江湖,每家店都藏着故事——有的守旧如金丰,有的创新如Skyview,但真正的赢家是那些平衡传统与时代的。下次你来,别光点虾饺,试试冷门的鸭脚扎或鹌鹑蛋烧卖,或许有意外惊喜。早茶不只是吃,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