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得上个月,我们全家开车去Richmond Hill找点乐子,老妈提议试试大鸭梨餐厅,说那里的烤鸭是城里数一数二的。Richmond Hill这地方,离多伦多不远,却总带着点宁静的社区感,街角那家餐厅门面不大,但一进门就闻到炭火香,让我想起小时候在北京胡同里吃的烤鸭摊子。
餐厅里头,暖黄的灯光下摆着几张圆桌,墙上挂些水墨画,简单却透着家常味儿。服务员是个年轻小伙,一听我们点烤鸭,就笑说今天师傅刚出炉一批,得趁热吃。他推来个小车,鸭皮烤得金黄脆亮,油花在灯光下闪闪发光,那香气直往鼻子里钻,老爸忍不住先拍了张照发家庭群里。
烤鸭上桌,师傅现场片鸭,刀工利索得跟跳舞似的,一片片薄如纸,铺在蒸饼上。我夹起一块,蘸点甜面酱,配上黄瓜丝葱段,一口咬下去——皮脆得咔嚓响,肉嫩得化开,油而不腻。老妈说这味儿正宗,比她在香港尝过的还地道。我们边吃边聊,妹妹抱怨工作压力,老爸讲起他年轻时学做菜的故事,那份暖意比烤鸭还香。
其实,烤鸭背后藏着不少门道。大鸭梨的师傅是从北京请来的,用果木炭慢烤,火候拿捏得准,鸭肉吸足了烟熏香,又不失juicy。Richmond Hill这区,华人多,餐厅老板聊起来说,他们选本地鸭,肉质更鲜,还融合了点加拿大风味,比如配的酱料带点枫糖甜,意外地搭。一顿饭下来,我们五个人分了一只鸭,加些小菜,人均三十多刀,值当。
家庭聚餐嘛,总不只是填饱肚子。那天晚上,看着爸妈笑呵呵地给孙子夹菜,我突然觉得,美食像根线,串起几代人的回忆。在异国他乡,能找到这么个地方,让全家围桌分享热腾腾的烤鸭,比啥都珍贵。临走时,服务员还送了小点心,说欢迎常来,那份人情味,暖到心坎里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