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个周末,我和几个老朋友约在大鸭梨Markham聚餐,这家餐厅在多伦多华人圈里早就传开了,说他们的烤鸭能让你瞬间穿越回北京的胡同。开车过去时,我还半信半疑,毕竟在海外吃过太多“改良版”中餐,结果一进门就被那股炭火香勾住了魂。
餐厅不算大,但布置得挺有味道,木制桌椅配着红灯笼,墙上挂着老北京的黑白照片,服务员一开口就是地道的京片子,让人感觉像回了家。我们点了招牌烤鸭,厨师推着小车现场片鸭,那手法利落得跟艺术表演似的,鸭皮烤得金黄透亮,咔嚓一声脆响,鸭肉却嫩得出汁,裹进薄饼里,蘸上甜面酱和葱丝,一口下去,先是皮的酥脆,然后是肉的鲜美,最后酱的微甜在舌尖化开。这种层次感,只有用果木炭慢烤才能出来,听说他们从选鸭到挂炉都严格按北京老字号的方子,连鸭子的喂养都讲究得很。
除了烤鸭,我们还试了几道家常菜。锅包肉炸得外酥里嫩,酸甜汁调得恰到好处,不腻口;清蒸鲈鱼用姜葱简单调味,鱼肉雪白嫩滑,吃得出新鲜;点心拼盘里的虾饺皮薄馅大,一口咬下去汤汁四溢。这些菜不是花哨的fusion,而是坚守传统做法,食材每天从本地农场进货,厨师团队不少是从国内挖来的老手,他们把移民故事融进每一道菜里,比如聊起在加拿大找正宗调料有多难,得靠人脉从国内运。
吃得正欢时,服务员推荐了他们的秘制酱鸭架汤,用片鸭剩下的骨头熬成,汤头醇厚带点烟熏香,撒上香菜,暖胃又解腻。这让我想到中餐的“物尽其用”哲学,一点不浪费。价格方面,人均40-50加币,不算便宜,但比起那些高档西餐,这份地道和文化值回票价。服务挺贴心,看我们人多还送了果盘,氛围适合家庭聚餐或朋友小酌。
如果你在Markham附近,别错过这家店。它不是那种网红打卡地,而是靠实力说话的老字号。烤鸭得提前一天订,周末尤其火爆。吃完这顿,我更懂了为什么海外华人总说“家乡味”是根——大鸭梨不只喂饱了胃,还连上了心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