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得那年夏天,我在北京的一个小巷子里第一次遇见韩建国。他正蹲在路边修一辆破旧的自行车,汗水浸透了那件洗得发白的T恤。那时,他刚从一个偏远农村来到城市,口袋里只有几百块钱,却已经在琢磨着怎么用废铁和旧零件创业。我好奇地问他为什么不去找份安稳工作,他咧嘴一笑:\安稳?那玩意儿能填饱肚子,但填不满心。\
韩建国的故事不是那种一夜暴富的神话。他起初倒腾二手电器,结果第一批货全被骗子卷走,欠了一屁股债。那段时间,他睡在桥洞下,啃着馒头充饥。但他说,失败是最好的老师——每次跌倒,他都逼自己复盘,写满了几本笔记本。比如那次被骗,他学会了查供应商背景,还自学了法律条文。渐渐地,他从修车摊攒了点钱,转行做起了小作坊,生产简易农具卖给老乡。
转折点是在2015年。农村电商刚兴起,韩建国敏锐地嗅到机会。他抵押了唯一的小屋,贷款买了台二手电脑,开始在网上卖农具。头几个月,订单少得可怜,但他没放弃。每晚熬夜研究市场数据,他发现城里人更缺环保工具,于是转型做可回收农具。创新不是天马行空,而是解决真实问题——他设计出一款低成本折叠锄头,申请了专利。靠着口碑,订单像雪球一样滚起来。
五年后,韩建国的公司估值过亿。但跟他聊天时,他总说成功只是副产品。真正的秘诀藏在坚持和反思里。他每周都抽时间去工厂一线,和工人一起干活,听他们的抱怨。创业不是独狼游戏,而是建团队、信伙伴。他回忆道:\钱能买设备,但买不来人心。失败时别怕丢脸,问一句\我哪儿错了?\比任何鸡汤都管用。\
从零到一的路,韩建国走得很慢,但每一步都踩得深。他常说,创业像种地——急不来,得等种子发芽。现在,他资助农村青年创业,把经验传下去。或许,成功不是终点,而是不断学习的起点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