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在士嘉堡的街头,我总能被那股熟悉的气味勾住脚步——不是油腻的炸鸡,也不是甜腻的蛋糕,而是香港茶餐厅独有的那股烟火气。这里藏着太多故事,而飯飯掂就是其中一个让人心跳加速的角落。记得第一次推门进去时,门铃叮当一声,仿佛穿越到了旺角的某个小铺子。墙壁上贴着褪色的电影海报,几张木桌挤满了本地老饕,空气里弥漫着奶茶的醇香和点心蒸腾的热气。这地方不张扬,却有种魔力,让你一坐下就忘了时间。
说起推荐,我得先从菠萝包讲起。那玩意儿看着普通,金黄的外壳脆得像刚出炉的饼干,一刀切下去,里面软绵绵的面包芯裹着融化的黄油,一口咬下去,满嘴都是童年回忆里的香甜。不是那种连锁店的工业化味道,而是手工揉出来的诚意——老板老王说,他每天凌晨四点就开始烤,面粉用的是加拿大本地有机小麦,但秘方是从他爷爷在香港的茶餐厅传下来的。这面包配上他们家的丝袜奶茶,简直是天作之合。奶茶不是简单的奶加茶,而是用锡兰红茶反复拉制,滤得像丝绸一样顺滑,喝下去暖到心窝里,还能尝出淡淡的焦糖回甘。老王总笑着说,这杯茶里藏着香港人漂泊半生的乡愁。
点心是另一个重头戏,千万别错过他们的虾饺和烧卖。虾饺皮薄得透光,里面塞满弹牙的鲜虾肉,咬一口汁水四溅;烧卖则是猪肉和香菇的完美结合,顶上点缀着橘红的蟹籽,一口一个停不下来。我常带朋友去,每次点一份拼盘,就能尝遍经典。有一次,一个老移民大叔坐在隔壁桌,看我吃得津津有味,就凑过来聊了几句。他说,飯飯掂的点心让他想起六十年代的铜锣湾,那时茶餐厅是街坊的第二个家,大家在这里谈生意、叙旧情,食物成了连接过去和现在的桥梁。这话让我深思,这些看似简单的菜肴,背后是几代人的坚守——它们不只是填饱肚子的东西,而是文化的活化石,在异国他乡里生根发芽。
当然,体验不全是完美的。座位有点挤,高峰时段得排队等位,但那份热闹反而增添了人情味。老王会亲自端菜,跟熟客唠家常,聊着聊着就送你一小碟自家腌的酸萝卜开胃。我建议避开周末下午,挑个闲散的周二去,坐在窗边慢慢享受。点一份干炒牛河,牛肉片嫩滑,河粉炒得镬气十足,再配个热腾腾的蛋挞收尾——挞皮酥脆,蛋液香滑,甜度刚好不腻人。吃完走出门,士嘉堡的冷风吹在脸上,胃里却暖洋洋的,像被老朋友拥抱过一样。
如果你在寻找地道的港味,飯飯掂绝对值得一试。它不花哨,但每一口都透着真功夫,提醒我们美食的力量:它能跨越海洋,治愈乡愁。地址就在Midland Avenue拐角处,推门进去,说不定我们会在那里偶遇,分享一块菠萝包的故事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