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日,我带家人去了Scarborough的飯飯掂,本来只是想吃顿便饭,没想到一进门就被那股熟悉的港式茶餐厅气息勾住了。暖黄的灯光下,木桌木椅排得整整齐齐,墙上挂着老香港的旧照片,瞬间让我想起小时候在旺角街头吃早茶的时光。服务员是位阿姨,笑容可掬地用粤语招呼我们,仿佛回到了家一样。这地方不大,但每张桌子都坐满了人,大多是拖家带口的家庭,孩子们叽叽喳喳,大人边喝茶边聊天,那种嘈杂中的温馨,一下子就让我放松下来。
点菜时,我特意选了他们的招牌虾饺和烧卖,一上桌就闻到扑鼻的鲜香。虾饺皮薄得透光,咬一口,里面的虾肉弹牙多汁,配上微甜的酱油,完全是记忆中的味道——不是那种冷冻货色,而是现点现蒸的新鲜感。烧卖更是惊喜,肉馅混着香菇和马蹄的脆爽,嚼起来层次分明,不会太油腻。服务员阿姨还推荐了他们的叉烧包,外皮松软得像云朵,里面的叉烧甜咸适中,汁水饱满。这些点心看似简单,背后藏着师傅的手艺:面团发酵时间、火候控制,都得几十年经验才拿捏得准。飯飯掂的老板是香港移民,他说食材都从本地农场直采,虾是当天运到的活虾,猪肉用传统方法腌制,确保原汁原味。
家庭聚餐在这里特别合适,不是因为价格便宜(人均20加元就能吃饱),而是氛围让人舒服。我们点了满满一桌,从肠粉到凤爪,孩子们抢着吃蛋挞,酥皮掉得满桌都是,服务员不催不赶,还笑着递来纸巾。这种包容性在Scarborough的多元社区里很珍贵——隔壁桌有说普通话的家庭,另一桌是印度裔夫妇带老人,大家都享受着同一份港式情怀。我边吃边想,港式茶点不只是食物,它承载着移民文化的韧性:从香港到多伦多,点心成了连接乡愁的桥梁。飯飯掂的成功在于平衡了正宗和创新,比如他们的奶茶用本地奶源,但茶底还是老配方,苦涩中带丝滑,喝着喝着就聊起往事。
离开时,孩子们嚷嚷着下次还要来,我打包了一份叉烧带回家。飯飯掂或许不是最豪华的餐厅,但它用真诚打动人——没有花哨的装潢,只有扎实的手艺和家的温度。在Scarborough这片华人聚集地,它像个小港湾,让忙碌的家庭停下脚步,分享一笼热气腾腾的点心。如果你也在找地方和家人聚聚,别犹豫了,去试试吧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