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落地温哥华那会儿,朋友在列治文机场接机时半开玩笑说:\在这儿找房可比找对象难多了。\五年过去,我辗转租过四套公寓,帮十几个新移民朋友安顿下来,才真正嚼透这句话的滋味。列治文的租房市场像块千层蛋糕——表面看着诱人,咬下去才知道每层滋味不同。
市中心核心区是新手最爱,尤其天车站辐射的步行圈。我第一套公寓在Brighouse天车站旁,推窗就是时代坊的霓虹招牌。凌晨两点下楼就能买到热乎的叉烧包,但代价是永远关不掉的市声。这类带健身房泳池的高层公寓,一居室月租直奔2200加元,适合预算充足的留学生或年轻白领。记得检查大楼隔音,有次看房正遇隔壁开派对,低音炮震得墙面嗡嗡响。
往南开车十分钟的Steveston渔村是另番天地。木板栈道旁的老房子带着咸腥海风,退休船长把地下室改成带厨房的套间,月租1600就能独享后院的蓝莓丛。但通勤是硬伤,99号公路早高峰堵起来,四十分钟车程能抻成一小时半。最适合远程工作者,我邻居是位写海洋小说的作家,常抱着笔记本坐在渔码头长椅上敲字。
很少有人注意到Garden City路西侧的隐藏福利。那片六十年代建的老式矮层公寓,外墙爬满紫藤,租金比新楼低两成。帮单亲妈妈丽莎找到的两居室才1850元,厨房瓷砖还是复古的鹅黄色。这类房源多在本地房产中介手里流转,得勤跑店面。丽莎的房东是位希腊老裁缝,收租时总带自制橄榄酱。
实战经验里最要命的是押金陷阱。某年冬天帮留学生小陈看中套\超值\公寓,签约时房东突然要求半年押金。后来在租房法庭档案室查到,那栋楼近两年有七起押金纠纷。现在带新人看房,我包里总塞着BC省租房条例手册,重点条款用荧光笔标得刺眼——法律明文规定押金不得超过半月租。
列治文的租房江湖讲究\快准狠\。好房源常在挂牌两小时内消失,我练就了看房五分钟决策的本事:先摸浴室水压是否稳定,再开烤箱闻有无焦糊味,最后蹲下看踢脚线霉斑。有次靠这招抢到铁道镇旁的景观房,房东乐呵呵说:\你检查烤箱的动作跟我妈一模一样。\
最近帮新婚夫妻艾伦夫妇找房时感触尤深。他们想要学区房又要靠近华人超市,预算卡在2000元。最后在Granville夹3号路的老牌社区挖到宝——1980年代砖砌联排屋,主卧带阳光房,后院李子树春天能收两筐果。签约那天下着毛毛雨,房东台湾阿婆硬塞给我们两把印着菩萨像的伞:\房子要住出人烟气喔。\
租房这事,说到底是在买段生活。钢铁森林里的水晶吊灯再亮,不如傍晚厨房飘出的煲汤香。列治文用它的烟火气教会我:所谓好房子,是当你掏出钥匙开门时,那声\咔哒\响得让人心安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