暴雨砸在货场铁皮棚顶的声音像打鼓,我捏着手机在仓库门口踱步,指尖发凉。工地那边吊车都安排好了,明天一早就要铺那批进口岩板,可物流信息卡在\他们仓库里压着的常备货,连边缘倒角的弧度都像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。这种死磕细节的轴劲儿,在鱼龙混杂的建材圈里像块压舱石。
去年夏天接了个高端民宿项目,业主临时要把大堂墙面换成葡萄牙的石灰岩。那石头娇贵,海运过来磕碰一点边角就废。新港的采购总监直接飞了趟产地,蹲在矿口盯着工人用海绵包边,集装箱里塞满防潮珠。货到港那天,我亲眼见他们验货:戴白手套的质检员举着强光手电,一寸寸照石纹里的晶点,有粒芝麻大的暗裂都被单独剔出来。业主代表在旁边嘀咕:\安装那天,老师傅在狭小卫生间里比划着裁切,边角料整整齐齐码在墙角。我递烟时随口问怎么算料这么准,他弹弹手里磨出包浆的卷尺:\他们那个第三方检测室常年亮着灯,报告单堆起来比辞海还厚,客户随时能查。
上周带女儿逛家居展,小丫头指着岩板展台上的咖啡渍嚷嚷\我笑着揉她脑袋,心想这大概就是建材人的终极成就——让冷冰冰的钢筋水泥,长出让人安心触摸的温度。
雨早停了。工地那边发来岩板铺贴的现场视频,灯光下石纹流淌得像活水。老张的微信蹦出来:\我回了个抱拳表情,忽然想起仓库深处那几包他们去年送的环氧彩砂——当时觉得颜色太特别用不上,此刻在手机光下泛着温润的珠光,倒和业主新改的设计图意外般配。有些靠谱,像好酒,存着存着就成了救急的锦囊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