雨刮器在玻璃上划出半透明的弧线时,我才看清那家4S店霓虹招牌下藏着多少算计。六年前第一次踏进车行展厅,像只懵懂的兔子跳进了猎场,销售经理递来的热咖啡还没凉透,我已经在贷款合同上签了名字。后来发现,同款车隔壁省便宜了八千,加装的地垫在汽配城标价三百,合同上赫然写着两千。这些年陪朋友跑了十三座城市的车行,自己换了三台车,那些销售总监拍着我肩膀叫兄弟时眼底闪过的精光,终于被我读懂了。
车价从来不是铁板一块。去年帮表弟在城北提了辆家用SUV,销售起初咬死优惠两万是底线。我让表弟故意把手机屏保设成竞品车型宣传图,在第三次谈判时\这出戏码我演过七次,成功率百分百。车行墙上贴的\全国统一价\就像方便面包装的牛肉块——仅供参考。真正博弈在茶水间的计算器上,销售每按下一个数字,都在试探你钱包的深浅。
月底的财务结算日是捡漏黄金期。有次在东京二手车拍卖场认识的老销售告诉我,季度末最后三天,经理桌上的KPI报表比催债电话更让人焦虑。前年九月二十九号,我在深圳某德系品牌店用库存十个月的展车价,开走了刚卸货三个月的新车。销售递钥匙时嘴角在笑,眼睛却在哭——那台车让他少拿了三千提成。别信\金九银十\的鬼话,当销售朋友圈开始刷\冲刺最后X小时\,才是磨刀霍霍向折扣的好时机。
金融方案里的猫腻能吞掉半个车轮。广州朋友去年贷款买车时,业务员指着4.9%利率说比房贷还划算。我让他翻到合同附录用小字印着的\金融服务费\,年化利率瞬间蹦到7.2%。更狠的是某美系品牌的\气球贷\,前三年月供三千看似轻松,尾款却够再买辆微型车。现在我去谈贷款,包里总揣着银行客户经理手写的利率确认函,当车行金融顾问突然说能再降0.5个点时,别急着感动——那不过是把藏起来的刀收回刀鞘半寸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