機場貴賓室門關上那刻,冷氣混著咖啡香撲面而來。攤在真皮沙發上翻著酒單,隔壁西裝筆挺的男士正用德文講電話。幾個月前這畫面還只存在我手機收藏的旅遊網紅貼文裡,直到把抽屜那疊快過期的Asia Miles點數玩出新境界。
里程升級這回事,像藏在機票背後的秘道。多數人只懂累積里程換免費票,卻沒發現同張經濟艙登機證能刷開商務艙的門。關鍵在「標準獎勵航線」這六個字——當別人盯著動輒十萬哩的長程商務艙流口水,我鎖定三萬哩內的區域航線。香港飛東京成田的國泰夜班機,經濟艙票價七千台幣時,用三萬哩加三千稅金就能躺平吃龍蝦上機。
時機比里程數更重要。
去年九月颱風攪局,航班大亂的週三深夜,我握著手機刷新國泰App升艙頁面。當「立即升級」按鈕突然亮起時,手指比大腦更快戳下去。三萬五千哩換到隔天早班機商務艙最後席位,比原定經濟艙還早六小時抵達。空服員遞來香檳時我盯著窗外雲海發愣,這杯氣泡酒的甜度裡有八成是系統漏洞的僥倖。
真正老手都在玩「候補升艙」。那次臨時改行程擠上香港飛曼谷的紅眼班機,Check-in時地勤突然抬眼:「經濟艙超賣了,先生願意用兩萬哩升等嗎?」壓著狂點頭的衝動滑開手機轉里程,登機證印刷聲響得像勝利號角。後來才知道,國泰在起飛前48小時會釋出沒賣完的商務位,像撒網捕魚那樣等著里程夠又敢賭的人。
里程世界的潛規則是:別當收藏家。有對夫婦存了五年里程想換環球票,結果疫情爆發全數過期。我學乖了,每季清點帳戶,超過兩萬哩就開始找短程升級機會。上個月用一萬八千哩把台北-沖繩經濟艙升等,機上吃到現烤的明太子飯糰時,突然理解為什麼日本大叔總說「新鮮的魚獲別等明年吃」。
最魔幻的時刻發生在羽田機場。當經濟艙隊伍蜿蜒到免稅店時,我刷開商務艙通道的玻璃門。地勤鞠躬遞回護照那刻,身後傳來小女孩的驚呼:「媽媽!那個叔叔走進電視裡的高級通道耶!」玻璃門緩緩關上時,看見倒影裡自己拉著登機箱的模樣,突然想起二十年前那個擠在後排看Discovery航空特輯的窮學生。
里程不會讓飛行距離縮短,但能折疊時間——把曾經仰望的風景,變成觸手可及的日常。
評論:
沖繩航線用一萬八就升到商務艙?我查官網要兩萬五啊,求秘技!
上週按這篇教的盯國泰App,真的在飛新加坡前36小時搶到升等,但稅金被收了四千多台幣正常嗎?
里程焦慮症被治癒了之前總覺得要存到夠換長程頭等艙才行,結果過期六萬點哭死
跪問怎麼判斷哪些是「標準獎勵航線」?官網表格看到眼花花
在曼谷機場親眼見證候補升艙奇蹟!地勤突然廣播經濟艙滿座,三個日本人當場用手機轉里程就拉行李去商務櫃檯了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