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得去年夏天,我和朋友計劃了一趟日本旅行,機票和住宿的開銷讓我頭痛不已。那時,我隨手翻出錢包裡那張塵封的信用卡,才發現它附帶的海外消費回饋高達3%,還送機場貴賓室服務。結果,整趟旅程省下近萬元台幣,從此我迷上了研究信用卡優惠。這不是什麼行銷伎倆,而是實實在在的生活智慧——一張好卡能讓你的錢包變厚,而不是變薄。
在台灣,信用卡市場競爭激烈,各家銀行推出五花八門的優惠,但別被華麗廣告迷惑。我發現,現金回饋卡最適合日常小資族,像國泰世華的CUBE卡,基本回饋率1%起跳,搭配指定通路如超商或餐廳,最高能衝到5%。反觀航空哩程卡,例如玉山銀行的Only卡,累積點數換機票看似誘人,但如果你一年飛不到兩次,那些點數可能白白過期,還不如選實實在在的現金入袋。
說到熱門推薦,我得提台新銀行的@GoGo卡。這張卡針對網路購物和數位支付設計,回饋率動輒3%以上,加上免年費門檻低,學生或新鮮人都能輕鬆入手。上個月我在電商平台買了台筆電,直接省下八百多塊,比殺價還痛快。當然,如果你常跑加油站,像中國信託的中油聯名卡就值了,每公升降價兩元,加上週末加碼,一年下來省個幾千元油錢不是夢。
不過,省錢不是光靠辦卡就搞定。陷阱藏在細節裡:有些卡標榜高回饋,卻限制每月上限或排除特定消費;年費更是一大坑,我見過朋友辦了頂級卡,第一年免年費很爽,第二年忘了刷夠次數,被扣三千元。我的秘訣是,先算算自己的消費習慣——每月花多少在餐飲、交通、網購?再挑一張回饋率對齊的卡,別貪多,集中火力刷一兩張就好。另外,善用銀行APP設定提醒,避免錯過繳款日被罰利息,那才是真正的省錢殺手。
總之,信用卡不是負債工具,而是理財幫手。找張適合的卡,搭配聰明消費,你的生活會多出不少餘裕。下次刷卡前,停一秒想想:這筆錢,真的花得值嗎?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