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得幾年前,我剛開始工作時,為了辦第一張信用卡,跑了好幾家銀行,結果被一堆條款搞得頭暈眼花。那時候根本不懂什麼現金回饋或積分規則,只覺得能刷卡就好,結果選錯卡,白白浪費了好幾個月的消費機會。現在回想起來,真是學到了教訓——信用卡不是隨便挑的,它就像你的財務夥伴,選對了能幫你省錢甚至賺錢,選錯了反而拖累信用評分。
市面上信用卡種類多到眼花撩亂,但別慌,關鍵在於先搞懂自己的消費習慣。你是那種天天外食、愛買咖啡的人?還是每個月固定飛國外出差?像我這種常跑超商和網購的,現金回饋卡就超實用。舉個例子,國泰世華的CUBE卡,回饋率能衝到3%以上,搭配行動支付,連買杯手搖飲都能省個幾塊錢。但如果你熱愛旅行,玉山銀行的Only卡就不錯,累積哩程換機票,省下的錢夠你多玩一趟日本。
選卡時別只看廣告的\最高回饋\,那通常是陷阱。我曾經被一家銀行的8%回饋吸引,結果發現要消費滿十萬才生效,根本是給大戶玩的。老實說,年費也是大坑,有些卡首年免年費,之後就收你幾千塊。我的建議是:先算算自己一年能刷多少,如果回饋抵不過年費,乾脆跳過。像中國信託的LINE Pay卡,無年費設計,加上點數能換生活用品,對小資族來說更划算。
銀行服務也很重要,我遇過客服打不通的慘劇,耽誤了緊急交易。現在都優先選有24小時線上支援的,像星展銀行的飛行卡,App操作流暢,出問題時一鍵搞定。還有,別忽略附加福利——機場貴賓室、旅遊保險這些,聽起來浮誇,但真遇到航班延誤,理賠金能cover住宿費,超值。
最後,申請前務必查信用報告,避免短時間內狂送件,那會拉低你的評分。我學乖了,現在每半年檢視一次卡片組合,淘汰沒用的,換上新優惠。總之,信用卡不是越多越好,而是精準匹配需求,才能讓每一筆消費都變成你的小金庫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