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得第一次用信用卡點數換到免費機票,是飛去東京那次,原本要花兩萬多台幣,結果一毛錢都不用付,那種爽快感到現在還記得。這幾年玩遍亞洲歐洲,全靠信用卡積分,省下來的錢夠買好幾張來回票了。今天就來聊聊,怎麼高效累積點數換機票,這不是啥速成班,而是從血淚經驗中挖出的實戰攻略。
選對信用卡是第一步,但別傻傻被銀行廣告騙了。我試過十幾張卡,發現航空聯名卡最划算,像長榮或華航的聯名卡,每刷一塊錢積分直接轉成航空哩程,省掉中間轉換的損失。其他一般卡,點數要先換成哩程,常被匯率吃掉三成。舉個例子,去年我用某家銀行卡刷了三十萬,點數換哩程只夠飛香港;換成長榮聯名卡後,同樣消費能飛到新加坡。關鍵是看哩程累積率,1.5%以上才值得,低於這個就別浪費時間了。
日常消費怎麼刷才能快速堆點?別以為狂買奢侈品就行,我犯過這錯,結果點數沒多多少,帳單倒爆了。真正高效是從固定開銷下手,像水電費、超市採購或加油,都設定自動扣款用信用卡付。每個月家庭開支五萬塊,這樣刷一年下來,哩程夠飛一趟歐洲。另外,善用加碼活動,銀行常推餐廳或旅遊消費多倍積分,我手機設提醒,一有活動就衝。記得去年底某銀行辦週末餐飲五倍點,我趁機請朋友聚餐,一頓飯刷兩萬,點數暴增,換了半張機票。
兌換機票的眉角更多,不是點數夠了就能隨便換。旺季像暑假或過年,哩程需求飆高,可能要多花50%點數;我習慣淡季換票,像三月或十一月,飛日本用兩萬哩就搞定。還有,別只鎖定一家航空公司,哩程夥伴網絡超重要。亞洲萬里通哩程能換國泰或日航,彈性大;我上次用哩程換到商務艙,價值五萬台幣,感覺像中樂透。兌換前一定查清楚規則,哩程會過期,設定行事曆提醒,別讓辛苦累積的點數蒸發。
說到底,這套攻略的核心是紀律和耐心。一開始我也貪快,亂刷卡差點負債;後來養成每月檢視消費習慣,只刷必要開銷,兩年下來累積哩程飛了十趟。免費旅行不是夢,但得付出努力,從日常點滴開始。下次飛去哪?我正規劃用哩程衝冰島極光,你呢?
【評論】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