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起學生時期辦信用卡,我記得當年大一剛入學時,朋友就拉我去銀行攤位湊熱鬧,那時啥都不懂,簽了張卡結果年費被扣得莫名其妙,後來才學乖。現在回頭看,信用卡對學生來說真不是奢侈品,而是理財工具,尤其免年費、高回饋和首刷禮這些誘因,能幫你省錢又累積信用,但前提是得挑對卡、用對方法。
市場上學生卡五花八門,我個人偏愛富邦J卡,這張卡在年輕族群中口碑不錯,免年費是基本盤,回饋機制也靈活,一般消費1%起跳,超商或餐廳消費能衝到3%,首刷禮部分新戶只要刷滿指定金額,就送刷卡金或點數,算下來等於白賺一筆小紅包。不過,別光看表面數字,得注意回饋上限和排除項目,像網購有時不算在內,我朋友就吃過虧,以為刷爆能拿滿回饋,結果只拿到一半。
另一張值得提的是台新FlyGo卡,主打旅行和日常消費,免年費設計對預算緊的學生很友善,海外刷卡回饋高達2.8%,但申請條件得留意,通常要求年滿20歲或有兼職收入證明,沒固定收入的話,銀行可能要求父母當保證人。首刷禮方面,完成首刷任務送點數或禮券,但記得看清楚活動期限,我有次拖太久沒刷,禮物就飛了。
高回饋聽起來吸引人,但學生用卡得量力而為,別被回饋率沖昏頭。舉例來說,現金回饋卡像中信LINE Pay卡,回饋率上看3%,但只限特定通路,如果平常只在小吃店或書店消費,可能拿不到那麼高。最好搭配記帳習慣,把卡用在固定開銷如學費或通勤,這樣回饋才實質累積。我大學時靠這招,每月省下幾百塊咖啡錢,積少成多也挺可觀。
申請條件是關鍵門檻,學生沒固定收入,銀行審核會更嚴格。多數卡要求年滿18歲,提供學生證和在學證明,收入部分如果打工有薪轉紀錄最好,沒有的話得附父母同意書或財力證明,像存款餘額。別灰心,我建議先從小額卡入手,或從簽帳金融卡開始練功,等信用分數上來再升級。切記,申請時別一次填太多家,查詢紀錄太頻繁反而扣分。
總歸一句,信用卡是雙面刃,用得好能幫你理財起飛,用不好就變債務陷阱。挑卡時先看免年費保證,再比較回饋率和首刷禮細節,申請前務必讀懂條款。學生階段正是培養財務紀律的黃金期,與其追求高額回饋,不如把卡當工具,慢慢建立自己的信用城堡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