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
登录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发帖
首页 北美洲华人 加拿大华人 温尼伯华人 實際年利率計算方法,聰明避開高利陷阱 ...

實際年利率計算方法,聰明避開高利陷阱

2025-7-24 18:22:11 评论(0)

還記得幾年前,我幫一位剛出社會的朋友看他的第一張信用卡合約,他興奮地說著「年利率才15%,超划算的」,我卻皺起眉頭。仔細一算,那所謂的15%是名義利率,每月複利下來,實際年利率竟飆到接近17%。他當場傻眼,差點就掉進高利陷阱。這種事太常見了,尤其現在網貸平台滿天飛,表面數字漂亮,背後的坑卻深不見底。


實際年利率(Effective Annual Rate, EAR)才是真正該盯緊的數字。名義利率只是廣告詞,聽起來美好,卻忽略了複利的魔力。EAR把利息滾動的效應全包進去,讓你一眼看穿貸款的真實成本。公式很簡單:EAR = (1 + i/n)^n 1。這裡的i是名義年利率,n是複利次數,比如每月複利n就是12。舉個實例,假如名義利率標12%,每月複利,那i=0.12,n=12。算起來,EAR = (1 + 0.12/12)^12 1 ≈ 0.1268,也就是12.68%。看出差別了嗎?那0.68%的差距,一年下來可能多付好幾千塊。


為什麼這重要?因為生活裡處處是陷阱。信用卡最愛玩這招,名義利率寫得低低的,實際卻因每日或每月複利暴增。網貸更誇張,有些標榜「日利率0.1%」,聽起來無害,但換算成年名義利率是36.5%,再套公式:若按日複利n=365,EAR ≈ (1 + 0.365/365)^365 1 ≈ 44.3%。天啊,44.3%!這根本是高利貸等級,多少人不知不覺背上一身債。


要聰明避開這些坑,得養成習慣。每次看到貸款或信用卡offer,別只看名義利率,立刻心算或用手機算EAR。隨身帶個小計算機也行,公式記熟了,十秒內搞定。重點是比較時,一律用EAR當標準。比如A銀行名義利率10%年複利一次,EAR就是10%;B銀行名義利率9.5%但每月複利,EAR約9.92%。這時選B才划算。我常提醒朋友,金融機構不會主動告訴你EAR,得自己追問或查細則。


更深一層看,這不只是數字遊戲,而是財務自由的關鍵。懂EAR的人,不容易被行銷話術迷惑,能守住辛苦錢。我見過太多案例,有人因小額網貸滾出巨債,全因沒算實際成本。從今天起,養成這個小習慣:簽任何合約前,先算EAR。它像一道防護網,幫你避開高利陷阱,邁向更安穩的生活。
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楼主
幽灵炒饭

关注0

粉丝0

帖子735

最新动态